
- 2016利州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利州态势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1-19 09:29:3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稳中有进的利州态势
——2016利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1)
编者按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利州区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起步之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改革攻坚任务更加繁重,该区如何交出完美答卷?
即日起,本报推出“2016利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一年来利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变化、新成果,瞻望发展前景,稳预期、鼓干劲、增信心,进一步凝聚起“建成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的智慧和力量。
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利州上下迎难而上,只争朝夕。
过去的一年,利州区在推进“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征程上,蹄疾步稳,砥砺前行。
过去的一年,利州区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红利逐步释放,人们获得感越来越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建设步伐铿锵……
聚力“三大主战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预计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24亿元、增长8%;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区本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205元、10191元,增长8.9%……
这一组组数据,是利州区聚力聚焦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的真实写照。
“擂鼓冲锋三百天,不破楼兰誓不还”。决战决胜2016,利州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精准到人、擂鼓冲锋、挂图作战,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亿元以上,31个村“摘帽”,8151人退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4.39%,实现首战告捷。新年伊始,小岩村、井田村、学工村等8村被推荐为省级“四好村”。
南山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点火试运行;日航产业园雏形初具;图腾海博春天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项目的态势决定了利州未来发展的气势,决定了利州的“腰杆子”更加硬气。2016年,大唐凉水泉风电、军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等60个项目开工建设,广甘高速宝轮连接线等17个重大项目实现竣工。
同时,利州区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2016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户,数量连续五年全市第一;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0余家,社消零增速由全市垫底跃升为领跑全市;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聚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2016年11月,宝(轮)白(朝)路一期建成通车,标志着利州区最偏远的白朝乡正式融入三江新区发展大格局。
近年来,利州区坚持把城市发展作为强大动力,按照城市空间、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三级兼顾、三级互动”的城市建设主路径,全面增强城区吸引吸纳力、辐射带动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不断扩大。
2016年,利州区把立起三江新区骨架作为拓展城市空间的主阵地,华西希望城等4个棚改项目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总投资达12亿元。大荣组团加快建设,大石滨河南路、北路建成投入使用。全年新增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同时,利州着力围绕构建外部联通、内部畅通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国道108线赤化至剑阁改线工程等项目,广甘高速龙泉互通连接线、宝七路一期建成通车,“全域利州30分钟”高速交通圈基本形成。
如今,14个棚户区和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项目加快推进;13个幸福美丽新村和26个扶贫新村全面建成;“天网”工程、市城区无线网络建设持续推进;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不断提升……
聚力改革纵深推进,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没想到局长也到大厅里来值班,事情办得很快,服务态度也好。”岁末年初,利州区政务服务中心,“百名局长进大厅”活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百名局长进大厅”,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签批前移”和畅通局长直接“听民声、解民忧”渠道的有力之举。这只是利州区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6年,利州区积极抢抓全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10项国家和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序推进;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稳步推进附属在户籍上的10项社保制度改革,城乡居民统一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城镇低保标准一致;积极推进PPP模式,构建起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如今,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2016年,利州区共实施省市85项民生工程,39项民生大事和区定10件民生大事,全年投入民生工程资金7.88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13%,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万元大关。(新闻来源:广元日报)
(记者 张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