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建成一园三区 朝天区党家村民感“党恩”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1-19 13:48: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1月19日讯(杨建川 高志农) “王书记,才两天没看见你,昨晚做梦都梦到你咯!”元月10日,在纷飞的雪花中,“第一书记”王兴蓉刚走到党家村三组,就被村民梅玉莲拉住,一定要她到新建的房子里去烤烤火。

66岁的梅玉莲是广元市朝天区临溪乡党家村三组村民,儿子、儿媳都有病,22岁的孙子在外务工。2016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真情帮扶下,她家不仅脱掉了贫困帽,还建起了新房。

“感谢党!感谢政府!!!不是来了这么好的书记,我们家咋个修得起砖房子嘛。”

 

“光灰路”变“光辉路”  脱贫攻坚基础建设先行 

 

临溪乡党家村位于该乡西南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呈散点分布,现有户数222户,总人口906人,农村劳动力500人。该村为农业村,其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核桃、大豆。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和务农。

“我刚到党家村的第一天,村主任说我们村最大的问题就是路。”王兴蓉介绍。扶贫攻坚战打响后,2015年9月,按照统一安排,朝天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联系党家村,通过联系领导到村调研及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查询,发现道路是制约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全村7个组只有两个组通硬化路,其它5个组的路是真正的‘光灰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这5个组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在临溪乡党委、政府和帮扶部门的努力争取下,新建、拓宽、改造、硬化村道工程全面展开。

党家村土地整理项目于去年3月启动,通过项目实施,2、3、6、7四个组5.2公里的通组公路全面硬化,彻底解决该村6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积极发动老百姓集资4万余元,打通5组通往村委会的500米断头路,解决到村委会要绕行一个多小时的问题;4.9公里村道延伸道路硬化全面实施,年底全面完工。

“光灰路”变成了“光辉路”。通组道路的贯通、硬化,不仅解决了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更为村民的住房改造、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梅玉莲家的新房就是在通组道路硬化后原址重建的。“原址重建,每个人1万元的补助。幸好路修好了,拉材料的车直接开到家门口。不然请人背砖、背水泥,那要花多少钱啊!”

 

建设“一园三区”  发展才是硬道理

 

党家村属于高山地貌,境内地势山高谷底,海拔900-1250米。年轻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家中仅留下老人和孩子。

“如何化本村劣势为优势,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一条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脱贫致富之路,如何解决村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临溪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一起想办法,确定了大力发展跑山鸡、魔芋、天麻、生猪、土蜂、水果等产业,不断拓宽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

目前,党家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了“一园三区”:以2、3、6、7组为主建成1000亩核桃产业园已初步建成;以1组为中心建成土鸡养殖小区,目前已建鸡舍4000平米,放养场地12000平米,朝天区教科局免费提供了价值30万元的鸡苗3万只,覆盖贫困户33户;以村委会为中心建成的魔芋种植小区,全村规模达150亩,朝天区教科局免费提供价值15万元的魔芋种子2万斤,覆盖贫困户37户;是以5组为中心建成天麻种植小区,已窖棒15万斤,覆盖贫困户8户。

“我们还从重庆巫山引进含蒜素极高的优质大蒜2.5吨,在党家村成片种植15亩。”王兴蓉介绍说。现在还属于试种期,长势良好,如果始试种成功,亩产收入达20000-30000元,将成为党家村的特色产业。

村里成立了“橡子沟专业合作社”、“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家庭农场两个,家庭农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成都等地。

 

脱贫致富   党家村民感“党恩”

 

“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脱贫,也不可能把产业发展这么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梁银祥发展养猪产业,在2016年,收入20多万元,一举摘掉贫困户帽子。

党家村1组的52岁的残疾人梁银祥和爱人50岁的残疾人李秀龙,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他们两老口养猪已经4年,“前几年,先是养鸡,亏了10多万,后来养猪,投入大,也都是亏。”

2015年9月,乡党委、政府和“第一书记”王兴蓉将他列入重点扶持对象,找来技术人员,帮他选择猪种,帮他联系可靠的饲料来源。“去年,光是母猪就买了13头。”

猪种选好了,饲料选好了,猪圈改造了,养猪也就顺利了。仅去年一年,两老口在家就卖肥猪48头,卖猪仔110多头,收入20多万元。

同时,梁银祥种了3亩地的苞谷、4亩地的蔬菜、4亩地的魔芋……“还养了十几桶蜜蜂,一年也能产100多斤土蜂蜜,70元一斤,也能挣几千元。”

就在谈话间,邻村的村民来找他了,叫他明天帮忙去杀年猪。没想到,梁银祥竟然还是当地有名的“杀猪匠”,一年就要杀60多头年猪。“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会杀年猪的人也没几个了。”

清洗完猪圈,李秀龙也走了过来,虽然因残疾走路不便,但家里喂猪、清洗的活路基本上都是她在做。

“今天村里的人又来买猪仔。现在猪圈里的小猪仔每个才30多斤重,卖的话有点划不来。”李秀龙说道。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杀年猪,年猪杀了,猪圈空了,都想早点买猪仔填圈。

当地的猪仔价格都在20多元一斤,当年梁银祥买猪仔,一头50多斤,就要1000多元,而现在自己卖的都是40斤左右,遇到家庭困难的,他就直接赊给困难户。

“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少赚几百元,他们也就可以节约几百元。”梁银祥对大家的好处,村民也都记在心里,当运送饲料的车辆一到,大家都争先恐后赶来,帮他下车,把饲料扛到屋内。

目前,梁银祥还养着16头能繁母猪,肥猪、仔猪、猪仔也还有100多头。

“政策这么好,还是想多养点。”梁银祥请王兴蓉帮忙,遇到哪一家有好一点的母猪要卖,一定要告诉他。

 

“开春的时候你们再来看看,这里成片的核桃树争妍吐绿,绿油油的魔芋长势喜人,成群的跑山鸡呼朋引伴,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新景象。”经过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一致努力,如今的党家村,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悉,通过对标自查、朝天区入村入户的精准核实和12月19日省、市、区的的再次核实验收,党家村贫困人口达到贫困户脱贫验收标准,可以脱贫;天星洞村也满足贫困村退出标准,可望成功摘帽。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