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朝天区深山中,正在修建的第一座砖房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1-19 13:59: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1月19日讯(杨建川 高志农)冬日的朝天,暖阳高照。12月27日,地处广元市朝天区深山的陈家乡青鹿村5组,4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桑其荣带着一家人递砖、切墙、和水泥……砖房已经建到第二层。

“幸好党的扶贫政策好,还不是有了危旧房改造的政策,还不知道还要在危房里住多少年呢!”桑其荣感慨道。

这是青鹿村5组的第一座砖房。它的修建,彻底改写了该组祖祖辈辈住土墙房的历史。

青鹿村位于陈家乡西北部,境内山高岭大、沟壑纵深,属于典型的深山偏远贫困村。全村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共辖6个村民小组114户440人,其中耕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2026亩。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全村常住人口仅150余人,多为老弱妇幼。

“这里的整个地貌就是三座大山围绕一座小山,沟壑纵深、山高坡陡。”陈家乡党委书记王德东介绍说,最高峰堂尖帽,海拔1667.1米,最低点陈家坝,海拔508米。

去年,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文峤具体联挂,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结对帮扶,市经信委下派机关干部范仕敏任驻村“第一书记”,青鹿村扶贫之路就此展开。

市经信委东奔西走协调争取市、区行业部门政策性项目资金,并动员爱心企业反哺社会,筹集帮扶资金390万元,帮助青鹿村建成9公里通村硬化公路,整治通组公路11公里,新建林区生产便道6公里等。祖祖辈辈居住深山的村民终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针对青鹿村实际情况,陈家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提出了“靠山吃山、依托资源”和“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及“5121”(户均500袋食用菌;户均100只土鸡;户均2亩魔芋;每家1个产业发展技术明白人)产业发展思路。

早年,桑其荣两个女儿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到广元城里帮人卖衣服,自己和爱人也外出务工,仅年过八旬的父亲一人在家务农。住的房子是建于50年代的土坯房,因年久失修,成为D级危房。

去年,桑其荣回到家中,种植香菇。“自己建大棚、自己砍树、自己打锯末、自己装袋,只需要买菌种、买塑料袋、买麦麸,成本不到1元钱。”桑其荣介绍说,每年10月份开始收香菌,到第二年的4、5月,能收四茬,平均每袋能收2斤左右鲜菇,能晾晒干菇2两,一袋香菇纯利润可以到4元多钱。

环山公路的开通,上山砍的青岗树能拉回家了;有了放心电,粉碎机能带动了……桑其荣去年种植香菇6000袋,今年仅卖香菇就收入3万多元,一举甩掉“贫困帽”。

卖香菇后,有了一定的积蓄,享受扶贫政策,桑其荣原址建起了该组第一栋砖房。“公路通了,4万多匹砖都是拖拉机拉上来的,不然,全组的人都去背砖也背不回来啊!”

同桑其荣一样,青鹿村30户贫困户有14户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其中:村内自建7户在12月底前基本能达到入住条件,朝天购房7户有5户已开始着手装修,2户所购期房开发商将解决过渡房安置。有15户纳入危旧房改造,其中C级危房11户12月初全面完工,D级危房4户,其中1户已竣工,剩余3户12月底可确保入住。

异地搬迁、危旧房改造,终于圆了贫困村民的“安居梦”!

据王德东介绍,目前,青鹿村26户计划脱贫贫困户均达到了“六有一超”脱贫标准,完成计划脱贫贫困户的减贫任务。青鹿村达到“五有一低”脱贫标准,今年整村能实现脱贫。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