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地扶贫搬迁 再也不用与野猪抢食了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1-19 13:58:55 来源:四川新闻网
![]() |
即将完工的永平集中安置点 |
四川新闻网广元1月19日讯(杨建川 高志农)清晨的广元朝天区,大雾弥漫,12月29日,记者一行从两河口乡乘车沿着新硬化的公路缓缓西行,两边浓雾飘渺,青山朦胧,犹如行驶在一幅美丽的图画中。
十余分钟后,终于抵达了永平村6组的异地扶贫集中安置点。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砖房子,是扶贫搬迁这个好政策让我和城镇人一样过上了新生活。”刚铺完门前的水泥小院坝,种大德就拉着朝天中学驻永平村“第一书记”乔发林的双手,朝房后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走去。
工棚内,火炉上的陶罐里,炖着老腊肉,氤氲的热气缓缓升腾,香味扑鼻。
祖祖辈辈与野猪抢食 一亩地收入100多斤粮食
59岁的种大德是永平村8组村民,一家5口人,种大德在家务农,女婿在外务工,两个孙子在两河口上学,一个初一,一个上幼儿园,两河口到永平8组有10公里的路程,不通公路,女儿只得在场上租房照顾。
年轻时,种大德也外出到处务工,到过新疆、内蒙、江苏、浙江……做过小工、干过建筑……年纪大了,才回到永平做农活。
“我一个在家,就要种20多亩土地的粮食!”由于土地贫瘠,地块小、石头多,缺少水源,只能靠人力耕种,种大德即使忙活一年,收成也就仅能够自家的吃饭。
主要还是野猪多,苞谷米不能直接种在地里,在家门口的地里育苗,然后才到其它地里栽植,不然野猪直接就拱光了。
到成熟时,在核桃树上搭棚,买鞭炮、敲脸盆吓唬,“一年光是买鞭炮就要花100多元。”
就这样,也照顾不全,土地东一块、西一块,20多亩土地就在两座山上,吓跑这一块的野猪,别的地里野猪又来了……
“平均下来,一亩地收成也就100多斤!种粮食也就是靠国家种粮补贴,才能算是纯收入。”
同种大德一家一样,8组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中仅剩老人留守。
修建集中安置点 贫困户住上梦想的砖房
工地上一辆辆运沙石料卡车往来穿梭,钢筋切割机、混泥土搅拌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施工人员搬的搬、挖的挖、砌的砌……永平村6组集中安置点修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
“现在房子到处漏风,土墙开裂,最大的裂缝有30多公分宽,房后的土墙全靠木棒支撑。”种大德介绍说。他在8组的土墙老屋已逾百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作了简易维修。“像我这样的困难户,哪有钱盖房子嘛!”
重修住房成了钟大德最大的心病,他是年年盼、月月盼、天天盼……然而,由于家贫,这只能成为他和家人的“梦想”。
保证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改变贫困户生活条件也是两河口乡党委、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朝天中学的当务之急。他们积极探索扶贫搬迁工作新路子,按照“瞄准对象、先难后易,一户一策、相对集中、有土安置、产业致富”的思路,把扶贫搬迁与连片扶贫、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结合起来,坚持集中搬迁、插花搬迁、梯次搬迁以及依托产业基地搬迁等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实施综合配套,强力推进扶贫搬迁工作。
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在永平村6组半山上的公路边建设一个极具川北特色、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的异地扶贫集中安置点。
种大德的兄弟彭先吕有残疾,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同为搬迁户。兄弟俩商议,两家共修住房,“两家房子总共209平米。图纸是统一的,只需要请大工,两家人一起买材料,一起做小工,就可以节约好多钱呢!”
今年9月,种大德和同组的其它11户村民,一同来到集中安置点,搭建起简易工棚,开始异地搬迁房的修建。
“买材料、请大工,现在房子已经基本完工,用了15万多点。我家5口人,兄弟家3口人,8口人可享受国家扶贫异地搬迁补偿16万元。实际上,修房子,我们每家只要几千元。”种大德说。
据“第一书记”乔发林介绍,该安置点距离两河口乡场镇6公里,搬迁安置农户11户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同步搬迁户4户、20人,基本都能在12月底入驻。
按规划,安置点项目总投资201.5万元,占地面积6023平米,总建筑面积2406平米,农户建房总占地面积1097.77平米,绿化面积826平米,配套公共设施占地1000平米(文化广场、公厕等)。
“房子修好后,就可以搬新家过新年了。今后再也不用跟野猪抢食了!”山上山下,绿树成荫。永平的高山丛林间,一座“新村”兀然凸现,村民终于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