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干净广元展新颜——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3-01 10:40: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干净广元展新颜
——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初春时节的广元,花红柳绿,天蓝水碧。居城镇,倍加“齐、洁、美”,舒适环境宜居宜商;居农村,不再“脏、乱、差”,山清水秀人居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让“川北明珠”散发出了更加耀眼、更加迷人的魅力,这里的人们也正感受着可喜的变化。
    2013年以来,我市按照“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部署,坚持“城乡统筹、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省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抓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力整治城乡环境,配套完善环卫设施,提升城乡形象品位,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治理“五乱”让容貌更“靓”
    每天上午,住在老城新华街的黄大妈在送孙子去幼儿园读书后,总会饶有兴致地到蜀门市场的摊位间逛上几圈。“买菜时,还能跟街坊聊聊天。”通过环境治理,昔日蜀门市场农产品批发以街为市等问题彻底解决,整洁、干净的市场环境,让黄大妈把逛菜市场当成了乐趣。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五乱”治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内容和常态工作,结合“旅发会”、“女儿节”等重大活动和“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大力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着力整治垃圾乱倒、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确保城乡环境整洁、市容规范有序。
    ——坚持疏堵结合,突破整治难点。把整治背街小巷、“城中村”、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列入全市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城乡环境治理的重点项目进行统一部署,使环境治理真正成为政府引导、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建了辐射川陕甘的“中国·广元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城区设置了9个便民服务点,利用废弃厂房建设全省第一个流浪犬只收容中心,新建了建筑垃圾处置中心。
    ——狠抓业态规范管理,逗硬整治
    热点。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市城区和各县(区)统筹规划,着力改善城市功能,城镇街区商业业态布局科学合理、井然有序。加速推进广元物流园区建设,高起点打造了四大专业市场,改造了四大商贸中心,建设了四条特色街,建成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信息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狠抓“三线”,突出整治重点。结合“除陋习、树新风”活动,重点开展公路干线铁路河道沿线集中治理,实现了“两个提升”工作目标。专项活动期间,全市共治理河道、公铁路沿线665.2公里,组织参加清洁卫生行动75万余人次,拆除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10.2万余个,查处运输车辆沿街抛撒5412辆次。同时,还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村落民居整洁化”行动,有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打牢基础让功能更“全”
    小街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相比城市主干道,有些小街巷的状况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和脏乱差联系在一起。路基路面硬化、改造埋设管网、绿化、安装路灯……近年来,我市对调查梳理出的89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环境整治。“出行方便了,大家也更加爱护环境卫生。”上西女皇路北侧巷道整治后,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方便了居民出行,当地群众纷纷交口称赞。
    这只是我市着力硬件设施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乡环境设施建设投入,全市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站)48个,新增污水管网777.1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5205吨/日,新(改、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205座、生活垃圾焚烧厂3座、垃圾中转站339座,垃圾压缩站24座,垃圾分类收集屋(池)7754座,新(改、扩)建农贸市场137座、公厕273座,建沼气池10.09万口,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12.59万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36.7万户。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6%。
完成利州东路、苴国路、北京路等的施工围墙整治修复、粉饰、规范制作宣传标语60处8000余平米,完成则天路南段的风貌塑造工作,组织实施兴安路风貌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把环境治理作为展示川北门户形象的重要抓手,突出“三线五点”,坚持全域治理、全域推进。
    一是抓全域规划定位,坚持“四注重、四提升”和“三打破、三提高”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突出川北民居特色,全市完成121个城乡风貌塑造规划编制项目。二是抓全域打造提升,建成了以绵广高速、广巴高速、108国道等为轴线辐射全域的交通旅游走廊,改造特色农房3.1万余户,清理建筑立面176.7万余平方米,新增城镇绿化面积1056万余平方米,基本完成城镇主要干道、街道的风貌塑造。三是抓全域上档升级。强力推进“气化广元”、棚户区改造工程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集中整治背街小巷和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的容貌秩序,全面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力解决“农村版”城市风貌和居民房屋立面“乡镇化”的缺陷,促进了城乡风貌的上档升级。
    健全体系让城市更“净”
    在市城区启明星花园、恒星城二期、水榭花都等多个生活小区里,摆放着红、黄、绿三色垃圾桶,桶上分别标注了“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字样。“塑料瓶可以回收,我们都要进行垃圾分类。”家住水榭花都的刘女士正在教读小学的女儿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当城市被越来越多的垃圾包围时,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对垃圾分类需要显得越来越迫切。我市坚持“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转运”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构建“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垃圾处理体系,确保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五种模式”引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总体方案等为标准,根据全市空间布局,完善总结出适合广元山区特点的“城区集中处置,中心场镇转运、县集中处置,乡镇集中处置,村集中处置和农户自行处置”五种模式,层层开展垃圾分类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标准管到底,做到了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处理方式、统一管理体制“五个统一”,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保洁人员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市设置垃圾桶(箱)3万余个,配置转运车辆4000余辆,有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达到
    100%。
    “三分模式”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新机制。2011年先后在市城区50个小区、机关单位进行了垃圾分类试点,通过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以来,建立了更适合广元实际、更具有操作性的城市生活垃圾住户(机关单位)初分、分拣点细分、分拣中心精准分的三级分类收集体系与运行模式,争取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项目专项资金,用于城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宣传工作。改建垃圾压缩站5个、设置垃圾压缩箱10个,采购垃圾压缩车2辆、垃圾分类桶清洗车1辆,统一了垃圾分类收运车辆颜色标识、安装了定位系统,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5%以上。
    塑造典型让环境更“美”
    “青瓦白墙、木栏花窗”的川北民居巧妙的散布在青溪镇的层峦叠翠之间,平坦干净的乡间小路旁各色花朵竞相绽放,当你走进这里,眼前便呈现出一片果香四溢、畜旺粮丰、家家富裕、人人幸福的美丽图画。“有漂亮的自然风光,又有干净整洁农家院落,实在是太美了。”从成都来的游客徐静打算下次带更多的朋友到这里旅游。
    近年来,按照“一个达标”、“三个率先”、“四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以“完善设施、清整店面、塑造风貌、健全机制”为突破口,加快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在苍溪县率先建成为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基础上,广元市、苍溪县、青川县相继荣获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县城)称号。全市20个乡镇、200个村庄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
    同时,我市强化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以增添设施、清整环境、塑造风貌、健全机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不断提升示范城镇、乡镇的形象和品位。并加强已命名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的日常监管,对保持情况差、反弹突出的实行黄牌警告,并严肃追责问效。这是我市加快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最直接的体现。
    全面参与让氛围更“浓”
    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在市内各街道主要路口,出行的市民都会看见一群戴着红色袖章的文明劝导员,他们一边给车辆行人宣传市民“十不”行为规则,一边劝导市民遵守交通秩序,他们的身影已然成为市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严格遵守‘十不’规定,坚决杜绝违规占道、随意调头、随意停靠载(下)客、乱扔弃物等不文明行为……”在市公交公司里,驾驶员、社区群众、志愿者共150余人正聚精会神地聆听“创文明窗口·树城市形象”专题宣讲。
    ……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提高城乡居民素质作为环境综合治理的治本之策,采取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拓展宣传载体,全面开展“七进”、“除陋习、树新风”、评选最美乡村和最优美街道等一系列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式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当地主要新闻媒体设专栏和曝光台,以及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LED滚动播放环境治理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做到了“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网站上有信、报纸上有文”,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个个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市、县(区)主要媒体开设治理工作宣传专栏、专刊46个,制作播放宣传片、公益广告795部。广泛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周末“环境整治日”活动、文明卫生单位、社区、楼院创建活动等,组建志愿者服务队396支、文明劝导队伍426支,发动群众带群众、群众教育群众,群众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为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征程中,全市上下仍在以实干的精神和涌动的激情,不断聚集和升腾起一股澎湃而持久的力量,为把广元建设成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中国最干净城市而努力奋斗着。
    看,“干净广元”正从精心勾勒的“十三五”宏伟画卷中款款走来……(新闻来源:广元日报)

   (记者兰宜谦)

原标题:干净广元展新颜——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