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春耕正当时】春满草莓园
    ——陵江镇白观村以返乡创业助推产业发展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3-06 11:20: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旭农有机果蔬基地远景

 薛勇正在整理土地,准备种植桃树

游客在采摘草莓

四川新闻网广元3月6日讯(唐礼艳文/图)近日,梨乡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各地农民忙着抢抓农时,为新一年的丰收播种希望。3月2日,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白观村旭农有机果蔬基地内,一座座果蔬大棚整齐排列,蔚为壮观。走进该果蔬基地的草莓园,放眼望去,一株株草莓苗长得正旺,片片绿叶、朵朵白花、粒粒红果相互辉映。

“现在,大棚里的茄子、辣椒、西红柿、西葫芦、黄瓜的苗苗都差不多有15公分高了,草莓也上市了,我把这些荒地整理出来,准备种植7亩桃树。”在大棚旁边的空地上,该基地的业主薛勇一边驾着“铁牛”翻地松土,一边乐呵呵地说,“来年,你们就可以来这里赏桃花、摘桃子了。”

旭农有机果蔬基地是陵江镇力推返乡创业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年来,陵江镇把返乡创业、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精心培育特色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不断开辟产业扶贫新领域,同时也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旭农有机果蔬基地业主薛勇在外打拼多年,去年选择返乡创业,投资200余万元,在白观村流转土地110余亩,创立旭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兴建草莓标准大棚8个、蔬菜标准大棚152个。

去冬今春,薛勇的基地以草莓产销为突破口,引进牛奶巧克力味、香蕉味、菠萝味等多口味香型草莓新品种5个,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采摘。在盛产期,基地日产草莓1100多斤,日销售额达到6000元。

“园区里只使用有机肥,从不用化肥和农药,种出来的草莓绿色生态,口感香醇。”村支书姚登山介绍,为确保有机肥的充足供应,薛勇投资80余万元养殖了近3万只跑山鸡,用不能卖的菜喂鸡,用养鸡的粪便种植蔬菜,实现了种养一体循环发展。

就在记者在与姚登山交谈时,园区大门口传来一阵欢声笑语——一批客人专程前来体验草莓采摘。“这几周每天都有10多批客人来采摘草莓。”姚登山说,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感受田园风光,还可以亲自采摘,体验一把收获的喜悦。

“来耍的人多了,还带火了农家乐的生意。人们吃好耍好了,临走时还购买我们的农产品。你看嘛,‘花开好了’田园山庄的生意就很火爆。”正在采摘草莓的村民梁在顺停下手中的活,指着不远处的小洋楼对我们说。

“你们也不错啊,把土地流转给园区,又在园区打工,既顾了家又挣了钱。”薛勇的妻子吴红梅接过话茬,笑着说。

去年,梁在顺仅在园区务工就挣到了1万多元。此外,他还种了2亩蔬菜、养了10只鸡、出栏两头生猪,再加上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收成,去年底,他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村民余治平家有4亩地,往年主要以传统种植小麦、玉米、油菜为主,年收入仅有4000多元。旭农有机果蔬基地入驻白观村后,余治平把4亩地全部种上蔬菜,跟着薛勇搞起反季节种植。仅去年下半年,这4亩地的产值就达到了2万元。今年,他打算加入专合社,再种植草莓1亩,与专合社实现种苗共用、技术共享、统一销售。

据了解,旭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吸纳了18户农民加入专合社,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近10人,辐射带动3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反季农产品,错位抢市场。我们发动回乡创业者采用温棚新技术,发展水果和蔬菜反季节种植,链接一、三产业,促农增收,脱贫奔康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业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该镇分管农业生产的副镇长侯建忠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的春耕生产,我们在做好常规性的农业种植技术指导的同时,将按照‘农旅结合’的思路,把主攻方向和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品种的改良引进和新模式的探索上,努力打造以果蔬采摘为主、观光旅游为辅的的近郊精品旅游地。”

“干部们教我们,要把自己的农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打响咱们自己的果蔬品牌。”薛勇对着园区内正在劳作的村民们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薛勇的一番话,燃起了大家脱贫奔康的热情和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里已是春色满园。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