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扎牢产业根 脱贫有盼头
    ——苍溪县歧坪镇红雨村产业发展促脱贫见闻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3-16 11:28: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3月16日讯(陈仕敏 安元琴)3月11日的歧坪镇红雨村,艳阳高照。温暖的阳光下,数十名村民正按照分工抢抓农时,或给核桃树施肥,或栽植丹参,忙个不停。

红雨村在2014年被评为贫困村。为了脱掉贫困的“帽子”,在帮扶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合力帮助下,该村干部群众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发展产业。当前,该村的核桃、土鸡、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民们对脱贫信心十足。

“穷鸟”先飞,贫困帽子自己摘

“原来我们穷是事实,但因为我们不偷不抢,也没觉得有什么。”红雨村四组贫困户赵泰选说,“后来村里被评了贫困村,我被评了贫困户,我就觉得我们的思想非改不可了,‘贫困’的帽子不光荣,一定要想尽办法脱贫。”

许多个“赵泰选”开始奋起直追。他们找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出谋划策,他们请第一书记做专题辅导,他们外出考察,他们开“坝坝会”商讨出路,他们捡起了丢下多年的书本……

去年,贫困户李谦荣筹资2万元,购买了1500只黑羽鸡,在家搞起了养殖产业。一年下来,他家的鸡共产蛋近3万枚,加上销售土鸡的收入,他家增收近8万元。

“人穷不能志短,不能满足于眼前的一点点成果”, 李谦荣告诉记者,今年,他除了扩大养殖规模,还在2.5亩核桃林下种植了丹参,预计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

“思路一变天地宽,以前村民们是靠传统农业养家糊口,现在,要靠现代农业脱贫致富啦!”据红雨村的“第一书记”郭晓介绍,村里48户贫困户中,就有46户发展了核桃、中药材等产业,有29户养殖了黑羽鸡,有6户养殖生猪10头以上。目前,村里多种产业齐头并进。

干群合力,携手冲刺2017

2017年对于红雨来说,是集中精力冲刺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仍然要踏实苦干,为脱贫‘护航’,年底必须实现整村脱贫,这个我们是立了 ‘军令状’的”,村第一书记郭晓感到,任重道远,但整村脱贫的目标并非遥不可攀。

苍溪县委组织部是红雨村的帮扶单位。“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从来不缺,缺的是信心和眼界”,帮扶干部黄春彦介绍道,“我们单位帮扶该村以来,主要是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引导他们学技术,同时帮他们找产业启动资金和市场。”

扶志、扶智双管齐下,村里的父老乡亲坚定了脱贫的决心。

通过调研,红雨村确定了以核桃、丹参、秋葵和土鸡养殖业的“1+3” 产业发展路径。

为进一步发动群众通过改革农业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该村还把具有带头作用的赵泰选、罗通武、赵朝平等几位农户凝聚起来,组建了林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黑羽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出“村委会+专合社+农户”的模式——由专合社统一指导产业发展,同时与外地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真正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不仅要帮助农户把产品卖出去,还要培育成品牌,为持续增收打下基础”,郭晓介绍,为把农产品变成受市场欢迎的商品,苍溪县委组织部多次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现场“把脉问诊”,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据了解,截至目前,帮扶部门为红雨村争取各种产业发展项目6个,累计争取资金达150多万元,全村种植中药材300余亩、核桃500亩,培育土鸡养殖大户11家,存栏规模达3万余只。

“当前主要是整合资金,鼓励村民多样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产业,帮助他们打通和拓宽持续增收渠道,不仅要实现年底脱贫摘帽,还要确保不返贫”,歧坪镇党委书记杨昭这样说。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