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川县:扶贫的接力 两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纪实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8-14 16:39:38 来源:四川新闻网
![]() |
送廉洁文化下乡活动
![]() |
农技员给村民讲解种植技术
四川新闻网广元8月14日讯(卢柯帆 文/ 吴春蓉 图)青川县营盘乡高峰村是青川县纪委监察局帮扶的特困村,交通闭塞,土地贫瘠,2014年,高峰村各项指标在全县198个行政村中排名倒数,2016年年末,人均纯收入却达到8400元,贫困发生率降低至3.5%,预计2017年整村脱贫摘帽,是什么改变了高峰村?
要想富,先修路。
营姚路是营盘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而高峰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到营姚主干道尚有几公里的土路,开车摇摇晃晃需半个多小时行程,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是这里老百姓的真实写照,2014年9月,县纪委派出第一书记何其松了解到此状况后,迅速与多个部门对接,做报告,找资金,最终敲定了此道路的修建工程。“以前出门回来带脚泥,现在路直接修到家门口,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高峰村村民个个笑逐颜开。
“何书记,现在通村路虽然通了,我们入户路多久才能打通嘛?”,2015年9月,在一次走访中,高峰村二社村民母克俭向何其松提问。“大爷,入户路的修建我们已经在筹备中了,年底我们争取打通,你们就放一万个心好了”。据了解,2015年,高峰村共修建入户路1.7公里,解决了42户村民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
抓党建,夯基础。
何其松在高峰村风风火火干了两年,因工作需要,轮岗交流到其他岗位,县纪委干部都瑞接过了“第一书记”的接力棒。
“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都瑞在多个场合表示。
为了使党风廉政建设深入群众,高峰村结合廉政文化制定了乡规民约,通过“大喇叭”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廉政事迹。
“大喇叭”好,就像听故事样,消遣同时还能接受教育,高峰村民纷纷表示。
县纪委还多次到高峰村进行了党纪党规宣讲会和送廉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改善了高峰村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谋规划,促发展。
如何让高峰村走向致富的快车道,都瑞有着自己的思考,高峰村土质适合种茶叶,都瑞多次联系单位干部职工到高峰村开展种茶苗义工活动;高峰村有养蜂的传统,都瑞就积极动员贫困户养蜂并联系农技干部提供技术支持;高峰村山地多,适合养土鸡,都瑞自掏腰包购买鸡苗并送到贫困户手中,并主动联系销路。
2014年至2017年高峰村新发展核桃800亩,管护400亩,高接换优50亩;新栽植茶叶75亩,规划茶叶200亩,预计秋季实施。发展土蜂养殖200余箱。椴木木耳20000棒,基本形成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发展的格局。
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扶志”,才能“授人予渔”,都瑞多次强调。
高峰村村民张开林,自从在外务工摔伤后就长期在家闲着,对产业不上心,都瑞得知情况后多次走进他的家中拉家常,讲政策。
“张哥啊,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你的情况我感同身受,人在一段时间内有消极思想,这很正常,但是你还有过日子,你要为你以后着想啊”。
“都书记,您对我好,愿意来我家坐,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再不珍惜这机会就太不应该了”,很快,张开林就振作起来,种植椴木木耳1000棒,香菇1000棒,2016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把贫困帽子远远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