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川县乔庄镇:五项就业扶贫措施助力脱贫奔康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9-26 15:13:4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9月26日讯(崔野)青川县乔庄镇党委、政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原则,结合镇域经济发展实际,采取五项举措,保障就业创业助力脱贫奔康实效。
摸清底子,在精准上下功夫。
一是掌握基础数据。围绕帮助村(社区)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劳务就业创业脱贫目标,对各村(社区)登记建档的16—59周岁贫困劳动者逐一进行普查,做到“五清四明”,即:人员底数清、技能状况清、文化程度清、家庭人口清、收入情况清;择业意愿明、培训专业明、就业意向明、公示结果明。二是攻破重点、难点。设立“贫困户劳动力基础信息库”,制定劳务就业创业脱贫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踪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状况,动态更新相关信息,实现劳务就业创业脱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结合实际,在政策上给扶持。
一是紧扣镇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把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扶持规模种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功扶持各类养殖户18户。二是活用“奖助贷”,解决资金瓶颈。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和奖励扶助政策激发贫困户创业,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两家。三是支持电商发展,丰富就业模式。各村(社区)利用县、镇相关政策完成电商服务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点搭建,大力推进贫困劳动者发展电商,实现就业创业。四是开发公益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做好贫困村公益岗位的开发和管理,保障岗位补贴按时、足额兑现,为茶树村累计开发公益岗位5个。
培训发力,在技能上求突破。
一是坚持按需培训。结合全镇产业发展和县域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有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300人次。二是实施重点突破。始终把贫困户作为技能培训的核心,根据贫困户实际条件,选取适宜的技能培训项目;建立训后跟踪回访机制,提高培训实效。2016年全镇开展贫困户专项技能培训两场,培训贫困户120人次。三是创新“订单式培养”模式。发挥帮扶单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培训和通信行业就业渠道优势,建立“培训+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新模式,完成“装移施”技术培训一次,向四川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等多家企业输送技工20余人。
加强服务,在平台上找出路。
一是建立贫困户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镇政府深入各村(社区)召开劳务就业创业对接会,并安排专人收集、筛选镇域、县域及县外适合不同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用工信息,通过上门和微信推送等方式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岗位信息,鼓励贫困劳动力通过劳务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二是建立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围绕劳务就业创业脱贫,镇政府联合帮扶单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用工企业服务平台,根据各类技能培训的实际效果、贫困户已有技能情况和就业意向等,主动邀请眉山科瑞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来镇招聘,并与四川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等企业建立“劳务脱贫”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因地制宜,在创新上做文章。
一是“政府引导、基地孵化”。千方百计在有条件的村创办现代农业孵化基地,采取“企业+农户”就业脱贫模式,引入企业发展成规模、高效益的产业项目,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例如,保障“竹溪谷·神秘茶树”贫困村高质量退出,成功引进广元林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月季观光园,探索出了一条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路子。二是“能人引领、连锁推进”。围绕“初心谷·田缘张家”形象定位,运用“以点带面,树典型、立标杆”的工作方法,扶持能人李正军回乡创业,发展观光农业和民宿经济,成功带领群众发展精品民宿5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