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朝天区地籍调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10-27 17:00: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10月27日讯(杨镇方)朝天区现已开展的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子区划分三项工作。本次调研即依据上述三项内容展开,通过分析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地籍调查的现状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朝天区土地利用现状主要经历了第一、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1年之后,历年变更调查采用的都是“二调”数据库。变更后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年底全区耕地32703.86 公顷,园地1566.61公顷,林地110743.57公顷,草地508.85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4107.3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796.7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10.63公顷,其它土地7465.88公顷。
(二)土地权属调查。主要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和城镇国有建设用地权属调查。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
朝天区辖25个乡镇,1442小组。开展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1459宗,完成农村宅基地登记36428宗。二是城镇国有建设用地权属调查。建立了基本控制点。建立朝天区场镇、大巴口、青云龙门共计6.1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测量点控制网,首级GPS点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地籍地形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该成果还可以满足其他部门及行业对控制点的要求。具体数量为:已知点两个国家三等三角点,水准点一个、GPS(E)级点30个图根控制点680个,其中埋石与木桩点120个;开展了部分区域野外测绘工作,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地藉测图1:500共计6.13平方公里,134个图幅并建立地籍信息数据库。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序推进。自2016年8月25日,全区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以来,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落宗城镇国有建设用地98宗,地籍调查117宗,总面积48.25公顷。
(三)地籍子区划分情况。以我区为单位,在现有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街道——街坊,乡(镇)——村的行政界线为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界线,同时结合区域内交通、河流等明显线状地物,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社区管理作为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的重要参考因子,科学划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按照《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全区划定了26个地籍区,地籍子区222个。
二、地籍调查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是行业部门土地分类标准不统一。林业部门采用林地的类型划分与技术要求执行LY/T1812,分为8个一级类,13个二级类。一级类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建设部门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将城市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土地管理部门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 T 21010-2007)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各部门不同的土地分类方式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 T 21010-2007)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地籍管理中,对其他部门用地数据使用上存在难度。二是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率较低。如林业部门的退耕还林成果应该纳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可调整地类,农业部门的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应该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统一,成果共享,规划、建设部门已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及现状图应该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统一。
(二)权属调查方面。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朝天区现有的专业从事不动产权籍调查人员5人,其中林业工程师1名,建筑工程管理助理工程师1名,不占编制工勤控制数1名,临聘人员2名。林业工程师和建筑工程管理助理工程师年龄均超过50岁,现有从业人员均未接受权属调查专业培训。二是缺乏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历年来,朝天区虽进行了城镇地籍调查,但缺乏现势性强,可以直接使用的权属调查数据库成果。一是部分数据及图件是手绘计算而成,需要进行电子优化处理;二是部分已有数据面积量算不准确;三是我区现有地籍图件均系“5·12”地震前测绘,随着灾后重建结束,全区范围内地形地貌、地物地类、权籍状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各部门、各区域、各类登记数据采用的坐标体系十分混乱,完全无法用于不动产基础数据库建设。四是缺乏固定的服务机构。地籍调查,特别是权属调查需要固定的服务机构,如各地的地籍地政事务所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提供有保障的服务,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数据库应该适时更新维护和升级;二是定期不定期的数据查询。三是统计及临时性、紧急性调用处理数据。五是测绘队伍服务难保障。2016年8月25日,全区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以来,宗地落宗必须要具有电子化坐标的宗地图件,因而需要专业测绘队伍全程服务。我区落实有专门的测绘队伍,但因经费保障存在问题,因而服务质量偏低。
(三)地籍子区方面。朝天区地籍子区划分采用的是2010年农村确权登记成果。由于该成果调查粗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落宗坐标与地籍子区坐标不符的情况。
(四)坐标不统一。一是国土资源管理一般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但规划部门一般采用2000大地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转换参数,坐标系转化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二是土地报征多采用的坐标不准确。土地报征测绘粗放,多采用近似坐标,但在供地环节便发生矛盾。同一地物,在不同的图上坐标不一致。
(五)地籍调查面临的历史疑留问题多。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经常遇到诸如因技术手段和调查规程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超宗”和面积量算不一致、申请人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及档案资料遗失无法确定宗地面积和范围、土地登记范围重叠等各类历史疑留问题。
(六)权属纠纷调解工作难度大。由于历史原因,土地权属纠纷日益增多,并有急剧上升趋势,纠纷调解工作业务量越来越大,涉及的法律法规多,解决纠纷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统一土地分类行业标准。一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 T 21010-2007)二级分类中引入林业、规划等部门行业标准;二是将其他行业中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一致的标准统一参考“GB T 21010-2007”。
(二)建立朝天区统一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将各行业、各部门各类数据在符合保密管理的条件下,统一由一个部门(如发改、统计、经信)管理。各相关部门实现数据上需在一个部门收集。
(三)进行一次系统的地籍或权籍管理职业培训,颁发统一的培训合格证书。建立长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地籍或权籍管理专业水平和从业准入门槛。
(四)加快启动城镇地籍及房产测绘项目。为切实做好我区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数据库建设相关工作,我区拟对2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工业园区7.44km2测区的控制范围内进行1:500地籍及房产测绘。地籍测量测区控制面积7.44km2,调查数量为5844宗。依据《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的通知》(国测财字〔2002〕3号),并参考省物价局、国土局、财政厅《四川省国土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川价字非〔1991〕116号),项目费用预算合计250.34万元,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次5.38 km2测绘招标工作。
(五)加快推进测绘服务机构名录库的招标工作。为加强地籍测绘的行业管理,建立优胜劣汰考评机制,促进地籍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执业绩效、资质等级、业务能力和服务信誉等,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纳入测绘服务机构名录库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六)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及居委会管理辖区范围重新进行核实,对地籍子区进一步修正。
(七)各部门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由测绘管理部门建立坐标系转换关系,提供坐标关系转换服务,汇交所有测绘成果。
(八)成立区级“土管会”,定期召开会审会,切实有效解决地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