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广元朝天小安乡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奔康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10-30 15:34: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10月30日(张玉恩)今年以来,广元市朝天区小安乡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及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市、区安排部署,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结合乡镇实际将发展核桃、小水果、药材、肉牛羊及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和带动能力,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厘清扶贫思路  科学编制方案

小安乡及时编制出台全乡产业扶贫及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各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小庭院建设规划,各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方案及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方案,对全乡今年产业扶贫和特色产业发展做出了全面仔细的规划。同时还对今年预脱贫的87户287人逐户研究,根据其致贫原因综合研判拟定年度脱贫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并加快实施,确保年底前如期脱贫。

对标作战,按照村退出“一低五有”和户退出“一超六有”标准逐项梳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户落实帮扶政策,做到精准施策。按照该乡“三有四定工作法”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头,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立足实际  全力抓强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小安乡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落实各分管副职领导牵头各村产业建设,牵头盯对重点经营主体,着力加大对逢春林麝、胜台小水果、白泉中药材、白泉肉牛养殖场等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就地发掘资源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抓建小水果种植基地、林麝繁育饲料供应基地,抓好企业招引并在小安村大安寺周边培育特色产业筹建产业示范基地,并充分发挥龙头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全乡。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小安乡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求各村至少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以上、家庭农场2家以上;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实现多种经营模式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

深化合作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小安乡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挥逢春林麝、胜台专业合作社等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发展产业大户并尽可能多的把贫困户纳入经济组织,确保实现“企业延伸链条规模逐步壮大、带动群众致富、促进贫困户脱贫奔康”良好格局。

因村施策抓好小庭园建设,小安乡结合乡情实际按照“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园、户有特色小庭园”的产业抓建思路,按照市区户办产业小庭园建设标准抓建好小畜禽园、小水产园、小林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茶园、小菜园、小药园、小加工园及小服务园共9类15种户办产业小庭园建设,要求各村坚持“应建尽建、规模适度、突出亮点”的原则全力推进,实现贫困户房前屋后庭园化和产业发展特色化,助推脱贫奔康。

把准结合,促产业建设成效

结合就业扶贫,用好用活政策抓建培育产业大户、带头人。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培训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力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有一人参加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结合产业扶贫及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分村培育特色亮点。规划在白泉村建设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和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园、余垭村建设核桃+魔芋产业示范园、文昌村建设藤椒产业示范园、龙灯村建设核桃产业示范园、小安村建设小水果+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全胜村建设小水果产业示范园和林麝养殖示范园。

结合退耕还林政策,促进小水果及核桃栽植上规模见质效。全胜村在年初有500亩土地纳入退耕还林政策,需补置树苗,在征求林业部门同意后,全胜村在退耕还林土地上发展核桃和小水果种植,现已按照林业部门标准新种植核桃300亩,小水果200亩。

结合林地、土地流转壮大产业规模。引进兴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小安村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中药材种植,引进胜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及逢春林麝养殖公司在全胜村流转土地400余亩发展小水果种植。结合农村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带动产业发展的活力。加快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折股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户持有股份,使贫困户获得持续稳定收入,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完善机制,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畅通和对口帮扶单位的沟通机制。小安乡按月将扶贫工作动态传达到对口帮扶单位,确保帮扶单位及时到位良性互动。

加大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和督促力度。根据工作和政策变化的需要,分层次、分重点对帮扶责任人进行政策培训,使每个帮扶责任人对政策了解到位,发挥政策优势,同时乡上成立督导组对工作质效进行跟踪督导,加大督促力度提升工作效率。

压实责任。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绩效考评挂钩。全覆盖召开政策宣讲会,并在各村主要路口、沿途道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营造“精准扶贫政策人人知晓、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攻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大力强化对精准扶贫典型、好的工作方法、好的经验的提炼和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对小安乡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小安乡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实施土地流转,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向连片规模发展,变单一粮食种植向核桃、小水果、药材、肉牛羊及生猪养殖等多元化发展,先后抓建村级产业示范片、示范点12处,规划建设户办小庭园443个。

目前,全乡有核桃园8000亩,白泉、全胜、小安、文昌4个村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全胜村规范栽植车厘子、脆红李等小水果近500亩,培育发展土鸡养殖、肉牛养殖、生猪养殖大户13户,实现了各类农业产业竞相发展。重点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全乡抓建培育集体资产管理公司3家、培育逢春林麝养殖、盛台专合社、兴凯中药材种植专合社、义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国山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流转林地、土地近千亩,就近解决了近400人的就业问题,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或自主创业,为贫进一步拓展产业支撑广辟增收门路,为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