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驻村第一书记吴勇 心系百姓情满山村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11-21 10:21: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11月21日讯(高志农)2015年9月,吴勇同志受广元市荣山地区人民检察院选派,到利州区荣山镇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吴勇在花园村以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为奋斗目标,总揽工作全局。该村以夯实通村路面油化、通组路面硬化、全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大力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小流域河道整治、土地整理、生态保护、农村幸福大院建设、旧村及农民危旧房改造、异地搬迁等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大力发展核桃观光园区、魔芋种植园区、花园品牌无公害蔬菜种植观光园区、专业养殖基地、生态旅游及户外活动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柱,以发展壮大村劳务合作社、星级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保障,以建立健全农家超市、农家书屋、村级标准卫生站、农村文化广场等为载体,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贫困村”脱帽,35户精准扶贫户脱贫的目标任务。
花园村第一书记吴勇在2015年9月18日,履职时发表演说,对党和政府、花园村民庄严地承诺:“我想,只有我真正‘沉’下来,真正以共产党员的忠诚和责任担当,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花园人,真正为群众谋福利,真正和花园村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我才无愧于组织赋予我的使命、无愧于大家的殷切期望。”
“说我做过的事,做我说过的事”是吴勇书记的座右铭。时隔一年多,这句话依然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吴书记认为:精准扶贫的根本,是发展农业经济,做强做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强村富民,努力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人间天堂,全面建成花园村小康社会,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因此,在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征途上,花园村在向“贫困宣战、向致富进军”进程中,始终不渝地把共同致富“一个都不能少!”作为工作目标,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初见成效。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今天人们回味第一书记吴勇的这番话,回望花园村精准扶贫的光辉业绩,就一定会惦量出这句的分量。建档立卡户谭一文动情地说:“本以为第一书记吴勇只是嘴上说说,没想到他扎扎实实的在我们这里住了下来,而且还为大家做了不少实事。”
花园村3组特困户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费在10左右万元。吴书记千方百计集资近2万元,利用国家卫计扶贫的政策,主动联系成都华西医院,打算今年底给他彻底医治,康复生机。
8组贫困群众赵明生的女儿赵丽萍因串先天性脑瘤,在2012年高考前发病住院,不仅花光所有积蓄,还欠债20万元,其女沉迷网上药品推销商,死活要购买没有多少疗效的中成药品,否则就要自杀,父母被逼无奈,每月花3000元购药,沉重的负担,实在令夫妻苦不堪言,生活陷入绝境。吴书记在入户调查时,得知了实情,立即联系广元市中心医院,治好了赵丽萍的病,康复身体,同时,利用社会资源,推荐她利州中专学习,从此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今年父亲节,赵丽萍突然给吴书记发来短信:“吴叔叔的帮助和关心象是旱地里及时的小雨,滋润着我的心田。点燃着我的希望!您知道吗?生病后,对于上学,感觉就象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永远都不会实现。是您帮我圆了读书梦,那一刻我是多么感谢您呀!吴叔叔,您的伟大和无私就象一首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人间的美好。”
3年内先后遭遇父母离世、与妻子离婚、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加重等事故,压得36岁的赵永生很是难受,与人说到伤心处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掉泪。
吴书记得知情况,一方面鼓励战胜眼前暂时的困难,走出生活的阴影,另一方面,捐钱集资,联系医院治病,通过“花园村劳动互助组”已经帮助他解决了口粮生产等问题,他离婚后唯一的亲骨肉——3岁的儿子,由吴书记和村上,安排到花园小学读书,食宿费全免,并表态他儿子,今后读中学、大学的所有费用,由吴书记、村支两委和社会上爱心人士全部承担。赵永生表示:“只要我的身体能够做活路,我一定会努力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感谢党恩,回报爱心人士!”
花园村脱贫攻坚从“输血”转向更注重“造血”,不仅体现“一村多业、一户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上,而且还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残无法脱贫问题,通过政府的强力介入,积极沟通、协调社保部门、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相关方面,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挖掘社会民间资源,为花园村贫病交加、生活自理困难的贫困家庭、弱势群体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兜底”、社会参与、医疗扶贫、住院费减免政策的福利,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病残贫困者,真切地看到了战胜病魔、康复生机、重燃生活美好的希望!
使人感到欣慰的是:吴书记的电话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响起:
“喂!吴书记,我……病了,在072医院花了1万多,我拿不出钱了,给我解决点好吗?”
“喂!吴书记,我……被车撞了一下,对方不赔,咋办嘛?麻烦你帮我协调解决一下?”
“你是吴书记吗?村上欠我修路工资几年了,你说该不该给……你看咋整呢!”
“吴书记,……水管断了我没水吃,你到底管不管,不管我打市长热线了?”
“吴书记!……工程质量有问题,尽搞豆腐渣工程……你说咋办?”
“喂!吴书记,给我考虑个低保嘛!……人家比我好过多了,都吃低保,我咋不能吃呢?”
“吴书记!我的树木、土地、蔬菜、房屋……”
这样的电话实在太多太多。大事、小事、锁事应接不暇,晨曦、正午、夜半不得安宁。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左右着第一书记吴勇的生活,消费着他旺盛的精力,燃烧着他生命的激情,成为他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常态。直面村民百姓的诉求,吴书记总是把“群众利益无小”的理念,与党中央“三严三实”的要求和“二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密挂钩,自觉实践,带头垂范。每有群众电话打进来,他均要认真接听,耐心作答。他一不说官话,装腔作势;二不说套话,隔靴搔痒;三不踢“橡皮球”,金蝉脱壳;四是不打“太极拳”,敷衍塞责。一些重要事项、内容或一时不能回答和解决的难题,吴书记还要写在笔记本上,随后逐一办理落实。吴书记常说:“村民群众是花园村的主人,而我则是他们的公仆,时刻听从使唤和差遣。他们的诉求和期盼,就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工作责任和动力源泉!”总之,第一书记吴勇的是为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心口一致,知行合一,说话斩钉截铁,敢于负责;做事雷厉风行,勇于担当。在村中树立了“言必行,行必果,果必实”的威信,其工作业绩,不仅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热情点赞和一致好评,而且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第一书记吴勇的言行、智慧、胆识及奉献精神在花园百姓的心目中,堪称引领他们脱贫致富,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领头人”,是可以充分依赖和依靠的当家人和主心骨。他们亲切地称谓驻村第一书记吴勇是党和国家下派到花园村的“钦差大臣”,扎扎实实地做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不朽业绩,永远铭记在村民心中,镌刻在花园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