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宝明村:搭“改革开放”舞台 唱“脱贫奔康”大戏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11-24 10:05: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11月24日讯(饶恒 文/图)宝明村位于苍溪县运山镇东南面,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辖7个组、252户、803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241人。2014至2016年已脱贫31户120人,2017年拟脱贫31户120人,贫困发生率为0.1%。

如何发挥贫困户主动造血脱贫的“最大公约数”?如何实现增收致富与民生诉求的“同频共振”,打出一手漂亮的“扶贫组合牌”?这步棋上,宝明村“步步为营”,落子无悔。

盘活资源,多元发展“钱景”喜人

初冬时节,宝明村家家户户都忙活开了,修枝、涂干、消毒.......猕猴桃冬管成为了全村老小的“大事儿”。

“过去一入冬,猕猴桃冻的冻,死的死。现在好了,帮扶干部有事没事儿就下来规划产业、指导技术,指着这几亩猕猴桃,今年怎么也得把贫脱了!”说着,宝明村六组胡志友算起了今年的收入账,仅种植猕猴桃这一项就实现了人均年纯收入4000余元。

漫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星罗棋布的供水提灌站,绿意葱茏的猕猴桃果园,或田里辛勤劳作的质朴果农,或门前嬉笑打闹的稚嫩孩童,一幅游子乡愁的山水家园尽入眼底。

“宝明村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禀赋,可以在‘产业扶贫’上大做文章”,镇党委书记贺俊杰坦言。据了解,宝明村申请项目资金支持160余万元,新建蒙家包、天平梁两座提灌站,硬化通村入户路14公里,围绕农户房前屋后发展猕猴桃400余亩,实现了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的产业规模。

如何由农户的“单打独斗”转型“抱团发展”呢?村干部打起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小算盘。

“去年,我们村申请了光伏发电项目,在村委会屋顶安装了180平方米光伏板。今年6月底就并入国家电网发电增收啦!!”说起光伏发电,村支部书记何孝剑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据他介绍,除了光伏发电项目,宝明村在盘活集体闲置资源上也放了“大招”。

2014年初,在集体闲置资源的全覆盖摸底排查工作中,10亩左右的撂荒地进入了村主任张友文的视野,“与其长期荒置不用,不如承包出去”。想法落了地,“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让村民们赚得了“第一桶金”。

今年初,张友文又将五组自来水项目收归为集体经济。截止今年10月,宝明村已实现村级10762元、人均13.4元的集体收入。

迈步小康,幸福指数“一路”飙升

“我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正在卫生院做免费体检的向子珍老人啧啧感叹。2015年5月,向子珍罹患腰椎骨增生。时轻时重的腰腿酸腿不仅把她折磨得“够呛”,长期门诊治疗费用更是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当得知这个情况后,帮扶干部定期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为其免费义诊,同时协调办理门诊医疗报费相关事宜。说起干部为她办的实事儿,向子珍几度哽咽。

二层结构的楼房瓷砖贴面,干净整洁的客厅、厨房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电用具样样齐全……这是在何孝兵家中看到的场景。“这日子啊,是越过越红火了,孩子上学省心了、老人看病不愁了,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哩”,生活的幸福感让何孝兵笑得合不拢嘴。

向玉珍和何小兵家的变化只是宝明村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究其背后,还是政府一揽子脱贫规划的支持。

看书,读报,上网.......宝明村委会的文化室常常是座无虚席。“只要没什么事儿,我就喜欢来这儿看书”“这儿的书很齐全,对我们种殖户学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说到读书的话题,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不仅如此,文化广场的休憩观摩,闲来无事的吹拉弹唱.....一场场文化大餐让村民们过足了瘾。

早上9点,宝明村委会的农民夜校准时开课了。只见猕猴桃种殖大户胡志钦站在讲台上,两手叉腰,放大嗓门说:“土地是咱们的立身之本,要在这片土地上玩出花样来,就得把种植技术钻深钻透”,话音未落,下面就爆发出热烈掌声。授课中,不少村民还借机插话,问这问那。胡志钦都一一作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授课就得像摆农门阵,说得越通俗易懂,越能入脑入心”,胡志钦说。

据了解,从2016年12月份开始,宝明村采取专家讲技术、干部讲政策、群众讲党恩、典型讲经验的方式,先后开展了近20场次农民夜校授课。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