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推行“村民积分制+集体经济收益激励”
    广元市朝天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12-07 10:17: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12月7日讯(安正永)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朝天区综治委积极探索创新,以宣河乡试点建立了“138+10%=让有德者有得”基层治理模式,率先在该乡竹坝村村民中推行“村民积分制+集体经济收益激励”管理,以量化考评教育引导村民自觉按照村规民约提素质、严纪律、树新风,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实施背景

竹坝村位于宣河乡东北部,是典型的高山贫困地区,是全区6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辖7个组165户600人,村域面积7.68平方公里,有耕地1079余亩,林地9708余亩。全村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113人,贫困发生率18.8%。通过大打脱贫攻坚战,2016年已脱贫7户28人,2017年计划脱贫25户85人,并实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为进步一加强村民管理,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和创先争优的主观能动性,宣河乡党委政府于2017年6月率先在该村试点推行“村民积分制”,将村规民约用分数进行量化,以积分多少反映村民的思想及发展状况,力争到2020年,把竹坝村创建成为省级四好村、省级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省级法治扶贫示范村。

主要做法

通过实施村民积分制度,使村民管理教育有了明确的尺子衡量,使村民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村民村内活动的参与率大幅提高,作用发挥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全村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是科学设置,规范操作。设置以1户为单位、实行3类积分、突出8个重点、集体经济10%分红的“138+10%=让有德者有得”操作模式。即一户一档,基础积分、民主评议积分、贡献积分3大类积分,学习培训、勤劳致富、孝老爱亲、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环境卫生、团结和睦、参与公益等8个重点,村集体提留10%的集体经济收益按照村民积分结果比例进行分红。坚持全面综合评价,基础积分80分,村民民主评议积分20分,贡献积分最高不超过20分。基础积分主要包括学习培训、勤劳致富、孝老爱亲、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环境卫生、团结和睦、参与公益等8个方面内容,并以10分为基础,实行倒扣分制度,体现村民履行基本义务情况;民主评议积分由群众进行民主测评,主要体现家庭户在群众中的形象;贡献积分主要包括创先争优、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其他方面等内容,体现立足岗位做贡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具体积分项目和积分标准根据村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切实提高可操作性和基层的主动性。通过分项积分,使村民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明细化,解决了评价内容不具体,凭直观感受多、具体依据少,谈成绩缺乏支撑、切不准要害等问题,增强了村民管理的可操作性。

二是明确范围,分类积分。根据村民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对参与对象进行界定,把具有宣河乡户籍的全体村民和长期生活、居住在辖区内的外来流动村民确定为考核管理对象,确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积分管理的村民,本人自愿并提出申请,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可不参加积分制管理。通过明确考核管理的村民范围,让村民进行公平竞争,激发村民的生产生活热情。根据考核结果,以60分为界,将家庭户进行分类。年度考评得分60分以上的家庭为合格家庭,合格家庭可评为平安家庭,并对合格家庭按照累计平均积分高低进行星级家庭评定,分为五星级家庭(占总户数的5%),四星级家庭(占总户数的10%),三星级家庭(占总户数的15%),评选结果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布;年度考评得分60分以下的家庭为不合格家庭,不能参与平安家庭评选。

三是规范程序,科学考评。积分考评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户一档,并建立统一的村民积分台帐,以1个年度为周期,采取月积分、季度积分、年度积分与即时扣分相结合方式进行。村两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对每位村民的基础积分情况进行通报并认定(程序为通报每名村民积分事项、村民进行补充、其他村民发表意见、无异议后汇总);每半年组织全体村民、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一次村民民主评议和贡献积分认定,结果计入村民积分。每个积分周期结束后,将每位村民的基础积分、村民民主评议积分和贡献积分进行汇总,确定村民年度积分结果。每年6月底或次年1月初对全年积分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年度积分按取全年平均分。村民年度积分结果要通过公开栏、村民(代表)大会、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公示,并反馈给村民本人,无异议后报乡民政所备案。通过累计积分和公开晾晒的方式,解决了以前只进行民主评议的单一考评方式,切实体现了村民教育管理的经常性要求。

四是突出结果,鲜明导向。树立“正向激励和反向惩处”的导向,将最终积分与星级文明户评选挂钩,对标星级家庭的评比标准,实行得分优劣奖惩机制,对得分靠前的家庭户进行星级评定,并通过授牌、公示、荣誉墙等多种方式进行表扬,树立先进和榜样;与各类惠民政策相挂钩,对获得星级称号的家庭优先安排享受各类惠民政策,在银行信贷方面,凭借星级评定结果可享受最高10万元的贷款,并在利率、服务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家庭成员参军、升学、入党等方面优先考虑;与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挂钩,由村集体提留10%的集体经济收益按照村民积分结果比例进行分红,积分越高者,分红越多,积分越低者,则分红越少,切实让有德者有得,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村民积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不合格家庭,通过各类会议、通报栏、广播等形式进行通报批评,并由村党组织确定一名党员结对帮带,进行谈心谈话,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通过对积分结果的运用,增强了村民“提高积分、争当先锋”的意识,形成了互帮互带、相互竞争的创先争优格局。

初步成效

(一)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通过积分制管理,村“两委”组织发动群众有了抓手和平台,村党组织凝聚力和群众向心力大幅增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公益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基层治理群众满意度达99.5%,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初步形成。

(二)脱贫攻坚活力全面激发。通过村民积分的实施,群众勤劳致富意识显著提升,涌现出赵联平、王兴乾等一批积极发展产业、带头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或技术能手,实现家家有1名技术明白人。截止目前,全乡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家,初步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是样板格局,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占比达62%,全乡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

(三)良好社会风气初步形成。通过积分制管理,文明、诚信、友爱、守法等文明风尚广为传播,广大群众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营造出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有力地推动了“四好村”创建。

启示思考

(一)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必须顺应当前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扎实做好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就必须深刻了解农村发展现状、阶段特征和现实需求。村民积分制管理正是基于解决当前农村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教育缺失等问题的制度安排。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多了解农村、多贴近农村,找准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法门”,摸清农村发展需求“脉象”,并以“绣花”功夫加以解决。

(二)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必须把握农民群众教育的客观规律。当下,群众教育在需求结构、内在要求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不仅要求生活质量改善,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农民群众教育必须把握这种变化,主动适应农民文化程度、生活习惯、风俗忌讳等特点,构建有力的群众动员体系,激活农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在动力。积分制管理正是把握农村社会治理的规律性问题,因时、因势、因地制宜,通过积分管理和利益联结两大“法宝”,推动农村群众真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务实管用的创新机制。当前正处于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实现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激发以村民为主体的农村的生机活力。村民积分制管理从如何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入手,采取简便易行的方式对群众进行正向激励,抓住了破解农村社会治理难题的“牛鼻子”,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长期坚持,形成长效。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