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村振兴看苍溪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8-03-28 11:33: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 |
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当中采用的光伏水肥一体化系统,苍溪一套“现代装备+技术集成”降本增效模式及智慧农业ERP系统实现农业园区生产过程全智能监控和可追溯管理。 |
![]() |
苍溪红心猕猴桃展示销售中心。(资料图片) |
![]() |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全景 |
![]() |
黄猫垭现代农业园区,是苍溪籍返乡创业人士罗洪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白肉枇杷1500余亩9万株、桃树及红心猕猴桃3000余亩形成的一个农业产业园区,如今园区周边已建成农家乐15家、野兔养殖场1个,并成功举办了两届桃花节。今年桃花节当天吸引游客近3万人。 本报记者刘仁刘怀英摄 |
![]() |
拥抱春天 |
![]() |
推进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带动了苍溪旅游的繁荣。 |
![]() |
新闻工作者、作家在寻乐书岩景区交流家风家训的传承 |
![]() |
苍溪青龙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
![]() |
苍溪县城全景 |
本报记者常力文刘徽文·图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梨乡苍溪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在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探索独具梨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3月23日至25日,市记协赴苍溪“走转改”暨“家在苍山溪水间”苍溪籍新闻工作者、作家大型采风活动举行,60余名媒体编辑记者、作家深入青龙村、将军村、玉女村、东兴村等地采访,感受新时代的梨乡乡村新风貌。
青龙、双龙农业园区产业覆盖岳东、河地、运山等乡镇22个村,围绕以红心猕猴桃为领军,优质苍溪梨、粮油和适度规模养殖为骨干的1+3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推行“保土地基本租金、保农户最低保底分红、保集体资产有偿使用、保吸纳园区农民就近务工、保定收购、农作物保险和10%的二次返利分红”的“五保+分红”利益链接机制,实现了“业主出资建园子,政府验收补票子,群众双股得份子”的良性循环。
立足资源选产业,园区带动建产业,回引能人办产业。近年来,苍溪县以红心猕猴桃、中药材、健康养殖“三大百亿”特色产业为引领,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8个、千亩现代农业园区65个、家庭农场801个、户办小庭院9.1万户,辐射带动全县集中连片发展红心猕猴桃38.2万亩、苍溪雪梨16.5万亩、优质粮油132万亩、中药材12.5万亩,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805个,39个乡镇基本实现“一片一园区,一村一产业,一户一庭园,一人一万元”的目标。
现代田园让农民钱袋鼓起来,生态庭园让村居环境美起来,文化公园让公共服务活起来。围绕“园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村中、村在园中”的思路,苍溪打造集增收富民、休闲观光、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建成物丰美、家秀美、人乐美、村和美“四美”幸福美丽新农村;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必保相结合,持续推动“六个一+三配套”建设,打造“前庭后院、栽果种菜、鸡犬相闻、鸟语花香”的绿色生态庭园;坚持“生态农居就是农耕文化景观、幸福美丽新村就是主题文化公园”的理念,将新村建设与乡土文化相融、科学管理与公共服务配套,在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同时,保留住农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
寻乐书岩现代农业园区是苍溪县第17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更是一座以“书岩奇观、山水田园、以文会友、寻乐乡村”为主题的乡村文化公园。苍溪利用“百姓大讲堂”“农民夜校”等载体,学习历代乡贤名人的家风家训,在中小学开展“说家风,话家规”活动,形成小手拉大手、家家弘扬家庭文明新风的良好风气;通过评选“五好家庭户”“星级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勤劳致富户”“好儿媳”“好公婆”,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充分挖掘唤马剪纸、民间灯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黄猫垭战斗遗址、寻乐书岩等文物教化功能,引导群众传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和传统文化美德,在学习中传承优良家风,在笃行中培育良好民风,在传播中弘扬正能量。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村级文体中心185个、农家书屋712个、文化大院220个、文化大户534户、星级农家乐175家,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2个、幸福美丽新村430个,乡风文明之花处处开遍。 (广元日报)
原标题:乡村振兴看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