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元青川:从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做起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8-06-07 09:41: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6月7日讯( 江琪)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高峰村地处偏远,山高路陡,基础设施落后,被确立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青川县纪委派驻都瑞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入村后,他迅速沉到村里,精准施策,从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做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帮困计划。在他的带领下,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曾经暮气沉沉的贫困村一改往日贫穷落后旧貌,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攻克等靠要顽疾
激活群众内生动力
工作第一天,都瑞就与村上的干部一起到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中调研走访,而当他走进第一家群众家里,就让他看“傻了眼”。
屋内两口棺材占据了大量的地方,灶台和案板上的灰层黑蒙蒙一片,吃剩下的碗筷和饭菜堆了一桌让人完全没有食欲,穿脏的鞋袜乱甩一地气味刺鼻。
在走访中,都瑞发现,村里像这样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群众,一心想着“等靠要”日子越过越窘迫的情况不是个例,甚至村里部分群众为了争低保把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单独分开住,为了多领点补助款就进行堵路闹事……
高峰村支部书记李金华告诉都瑞,村里的群众不是比谁过的好,而是比谁少付出多占便宜,他们有一个观念,只要经常找干部,总能得点“好处”。
通过走访了解听了村支部书记的一席话,都瑞算是明白了村里贫困的原因。“比起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落后的思想观念更是制约着这里发展的重要瓶颈。”都瑞说,扶贫先扶志,转变群众贫穷落后的思想是关键。
要想改变全村人的思想,还得找个地方“开刀”,给大家做个引领和示范,都瑞决定这个“刺”就从“慵懒散等靠要”思想最严重的群众身上来拔。找准“对象”后,都瑞和村上一伙人,三天两头往这些群众家里跑,与群众一起同吃、同劳动,慢慢用行动感化他们。
时间久了,村里的群众“慵懒散等靠要”思想也发生了转变,曾经的“脏汉”“懒汉”也开始讲究卫生,屋里屋外变得整洁了,贫困群众从“要我富”转变成“我要富”。“只有群众思想觉悟提高了,有了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都瑞说。
了解群众所需所盼
铺就深山富民幸福路
高峰村山高路远,道路不畅,到村得把汽车、船、摩托车全用上也要走将近3个小时,群众出行经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不便成为村子发展的“拦路虎”。
因为交通不便,全村179户624人有三分之二的人外出务工,剩下的群众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修路成为村里群众多年的迫切愿望。
帮在最需处,扶在关键点,都瑞立马把修路一事提上议程。高峰村地处偏远,修路运输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建设高质量的通村路,都瑞与村两委一道发动村里青壮年投工投劳,涉及到占用土地方面,都瑞和村上干部挨家挨户给群众做思想工作。
在都瑞和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历经10月,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环绕在高峰村深山之间,通路那天,村里的群众来到崭新的路边上走来走去,激动不已。“我都70多了,真没想有生之年,我能在自己家门口走上这么好的路,这是党的政策好。”贫困户王文辉在通路时饱含热泪的说。
村里群众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就是都瑞的奋斗目标,在驻村岁月里,都瑞一步一个脚印,把群众的理想变为现实。2017年,围绕高峰村脱贫,高峰村硬化了7.24公里通村路、2.3公里通组路;整合卫计、文化资金40万元,实施新建标准化的卫生站、文化室,群众一般性疾病可以在村内治疗;整合水务资金11万元,实施一社安全饮水工程,经常缺水的一社群众再也不用挑水吃;协调资金13万元,对村委会进行改造。通过项目实施,全村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因地制宜壮产业
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路通了,基础条件有了,还要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才能真正脱贫致富。如何提高村里群众的收入,这是都瑞和村“两委”日思夜想的问题。
高峰村土地贫瘠,一锄头挖下去全是石板,都瑞认为,村里发展致富产业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套其他村子发展思路,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市场需求精准施策。于是,都瑞和村两委一道请来了青川县农业局的技术专家来到村上,对土壤进行检测,通过综合分析,村里的条件适合发展茶叶产业。
但茶叶产业以前在这里是一片“空白“,一个新型产业要想在一个具有守旧思想的小村子里扎下根,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带动村里群众发展茶产业过程中,都瑞这一做法也遭到当地群众反对。
村民张定华就是其中一位,张定华家祖祖辈辈靠种粮为生,在刚接触到发展茶叶产业未能一时看到经济效益时,张定华认为村李发展茶叶产业只是中看不中用,他依然觉得传统种植比较靠谱。为此,他愤怒之下带着村里其他群众到村委会上访。
对于这种类似情况,都瑞早有心里准备,一时之间群众难以改变种植观念他也很理解,只有耐心细致做好引导工作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
于是,都瑞利用农民夜校的机会,请来了农业局茶办周主任给群众讲解茶叶的好处、经济收益、管理技术等,并在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听了茶叶专家的授课对茶产业前景发展的了解,群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茶叶产业种植也不再抵触。
一年的时间,高峰村茶叶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到150亩。不仅如此,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都瑞带领着村两委干部引导群众坚持长短结合,还发展椴木木耳、咳嗽瓜、板栗、养蜂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高峰村成功甩掉“贫困帽子”。
“在高峰村脱贫的日子里,都瑞白天冒着严寒酷暑入户走访,夜晚吃着泡面撰写资料、填写表册,周末常常陪着贫困户,却少有时间陪孩子和家人。”都瑞说,但看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看着昔日的贫困家庭逐步过上好日子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看着高峰村成功甩掉“贫困帽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