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青川

  • 实干见真情 真心办实事
    记青川县驻村“第一书记”强宁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8-08-02 14:25: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8月2日讯(唐续宗)大山脚下,坐落着一个秀美的村庄,它就是青川县孔溪乡红岩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属省定贫困村,长期以来村基础条件及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工作开展十分困难。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通过贫困村建设,这个高山村有了新的变化,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一切喜人的变化,主要源于帮扶部门青川县财政局选派了一名能够扎根农村的精兵强将到这里,他就是青川县财政局驻村“第一书记”强宁。

立下铮铮誓言决胜脱贫攻坚

“过去的两年中,我这个第一书记与红岩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组织上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调整,今年5月份起我既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又继续担任第一书记,虽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会更加努力、更加用心为全村群众服务,也请大家监督我,支持我,我们彼此也很熟悉了,还是以前那句话,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对我讲,我定当尽心尽力!”,在青川县孔溪乡红岩村新选派驻村工作队进驻红岩的群众大会上,红岩村的第一书记强宁同志看着台下的村民,慷慨激昂的讲话。

短发,白衬衫,除了体型较胖,强宁同志看起来跟大多数八零后上班族没有什么区别。但1986年出生的他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青川县财政局于2016年选派驻青川县孔溪乡红岩村的第一书记,这也是全国众多贫困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强宁是青川县财政局的一名中层干部,周围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踏实好学的小伙子。他工作勤恳,办事古道热肠,十分乐于助人,以熟练的业务能力得到局领导认可,提拔至中层干部管理着青川县农口部门的资金和项目。青川县财政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部门帮扶工作,2015年经过局领导反复讨论研究,决定把局里最勤奋务实、最具为民情怀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孔溪乡红岩村任“第一书记”,强宁同志由此离开现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义无反顾的迈步走向了红岩这个陌生偏远的贫困山村。

比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里的马向阳还要年轻得多,刚到村里时,强宁的心里直打鼓。“说实话,来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前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也有农村的工作经历。但是面对压力巨大的脱贫攻坚任务,我的心中还是有一些忐忑的。”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扶贫工作,自己年龄与留守的村民们有差距,跟村民交流不畅是起初的一大阻力,中途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总是担心不能够很好的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在他乌黑的头发中,也冒起了几根白发,强宁心里的压力非常的大。强宁帮扶的红岩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共有村民205户642人,其中建卡贫困户56户177名,是孔溪乡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严重的村,脱贫奔康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走村入户听民声千方百计谋致富

面对各种困难,强宁并没有退缩。他在村里安顿好后,就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的需求。

“小强人可好了,我上次和他说的事情,一下就给我解决了”村民张家云说。原来,强宁在一次深夜走访贫困户时,发现他们不了解扶贫政策,和普通村民一样缴纳了医保。贫困户的医保是财政兜底,并不需要他们缴费。强宁发现他们交了这笔“冤枉钱”后,立即联系村上的社长。经过政策的宣传,第二天村上的社长就退还了他们两户的医保费用。

“强宁这个小伙子,真正在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我现在搞产业再也不操心了,他是我们的好书记”村民雷明富每次提到第一书记,都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贫困户雷明富居住在红岩沟对岸,家里5口人,老祖父80多岁残疾且常年多病,孩子上学负担重,他和妻子有食用菌产业发展技术,很想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发展木耳、香菇产业脱贫致富,但由于一直存在过河难问题以往发展产业正值投产时因隔河涨水卖不出去而连年亏损。强宁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心里为他着急,立即返回财政局向领导汇报,及时争取帮扶资金5万元,用一个月的时间为雷明富家架起了一座漫水桥,又连通硬化了袁大成、雷明富家2户的入户路。而像这样的事,只是强宁的日常普通工作。

白天,强宁走村串巷,一户户的走访询问;夜晚,他挑灯夜战,整理贫困户的档案,苦思冥想该如何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驻村2年多以来,对于强宁来说没有节假日,经常在村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期间,强宁的孩子感冒住院、妻子昏倒住院,他只是回家探望,并没有因此请假回家陪护,白天顶着风吹日晒,晚上膝盖旧疾复发疼痛难忍,他忍着没有因为这些耽误一天工作请过一天假……

农村工作复杂、艰苦,如果没有朝气、锐气、勇气、底气,很难干出个样子,这是强宁心里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为了早日融入到群众中,他经常入户帮扶农户打扫卫生、收拾环境、干农活,与老百姓拉家常,通过这些简单有效的办法,他以自身的行为引导督促着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村民以整治好自己的居住环境来共同参与到整治全村环境,红岩村村容村貌已有了巨大的改变。

为了彻底解决红岩高山社群众住房安全和齐家山地质灾害点安全隐患问题,强宁积极动员高山社群众进行异地搬迁,并协调以工代赈、国土等部门争取到了集中安置点新建项目,目前安置点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9月底30余户农户将实现住新房,搬新居,群众对美好生活又多了一份期盼。

不仅如此,强宁同志自任第一书记以来争取过的项目资金投入红岩村累计已达到了1000万元,集中安置区投入资金800万元,通社公路硬化2公里投入资金70万元,集体经济、农户住房改造、人饮工程、漫水桥等项目投入资金13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力改善了红岩村落后面貌,为红岩村2018年能够按照年初的计划顺利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个美丽全新的红岩村将逐步展现在我们的眼中。

“这只是青川县驻村干部扶贫到村到户的一个缩影,像‘第一书记’强宁这样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扎扎实实走村入户的干部还有很多。”青川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