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脱贫典型赵玉权:坚持自力更生 不等不靠不要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8-09-04 10:41: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9月4日讯(江琪)“外边太阳大,快来屋里坐坐!”近日,笔者来到青川县木鱼镇曙光社区第四居民小组赵玉权院坝内,他正在院坝旁的地里收割花生,忙得不亦乐乎,见有客来访,赵玉权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的邀请大家到他的新居里坐。
赵玉权今年68岁,家里有老伴、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共计6口人。因他和老伴年事已高长期患病而致贫,在2014年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赵玉权告诉笔者,因家庭贫困,房屋年久失修,一旦遇上下雨天,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2015年,经过走访排查,赵玉权家被列为危房改造对象,按照相关政策,一家6口人平均每人有3000元的危房改造补贴。
“国家为了我们脱贫解困出台这么好的政策,还有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以及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我们自己也要争口气早日把房子建好!”说干就干,赵玉权全家上下总动员投入到危房改造中来,通过政策扶持,加上向亲戚筹资借款,2015年底,赵玉权一家搬进改造后的新房,圆了“安居梦”。
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在赵玉权一家看来,不能“等靠要”,想要真正摆脱贫困还得靠自己。
赵玉权在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坤先交谈中了解到,木鱼镇有优越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加上党支部书记李坤先又是发展种植食用菌产业方面的技术能人,这更增添了赵玉权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信心。
有了脱贫致富的方向,赵玉权谋发展的积极性更强了,购买菌种、规划整理土地、打理自家的小产业……如今,赵玉权家已发展香菇菌棒1000根,除此之外,还发展了生猪养殖、土鸡养殖和农作物种植,加上赵玉权儿子儿媳外出务工挣钱,赵玉权一家已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赵玉权盘算着自家的收入账,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家还能还清修房借款,明年的日子也就更宽裕了!”
听着赵玉权讲述他的脱贫的故事,让人由衷地感动,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斗志,丧失了自信,只要干劲十足,找准路子,就能过上了好日子,摘掉贫困的帽子。
扶贫更要扶志,扶贫工作的实质就是要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意识,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真正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