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川铁炉村董长清,带着村民走向致富路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03-07 10:10:4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3月7日讯(江琪 雷罗罗)春日山暖、新村景秀。趁着晴好天气,板桥乡铁炉村村民董长清提水走进自家屋后的木耳试验地洒水、拔草。别看这个地块不足半亩大小,这里却是他观察产业品质和预估全年收益的试验田。
“这是昨年下半季的秋耳子,品质是最好的,市场价至少卖五十块钱一斤。”董长清热情地推介着自家木耳,对今年收益信心满满。
董长清家因病因学致贫,于2014年被评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策扶持和帮扶干部的关怀帮助下,董长青不等不靠,勤劳奋斗。
评为贫困户当年,董长清按照“一超六有”标准,率先完成了自家各项户办工程。生活居住环境变好了,还要靠增收过上好日子。要实现长远增收致富,在董长清看来,产业发展是关键。
董长清说干就干,庚及就发展起魔芋产业,可是缘于传统耕作加之技术缺乏,这一产业以失败告终。
失败并未打消董长清致富脱贫的信念,2015年,他转换思路选择了青川县技术掌握全面、产业体系成熟的木耳产业,从三五百棒小体量尝试到一两千棒的规模发展,最终在县农业部门和乡镇、村社各级的帮助指导下,木耳产业发展不断壮大。2018年董长清家木耳产业已扩大到4000余棒的规模。
董长清通过多年实践,通过辛勤努力发展产业摆脱贫困,成为了当地的技术带头人,不少群众也在他的直接带动下发展起了木耳产业。
发展木耳产业让他尝到了甜头,紧接着他开始试种名贵中药材——人参。同样也是技术瓶颈,第一批人参种植赔了不少钱。遇到困难,董长清选择迎难而上,他放下农忙,专门外出学习此项技术,学成归来着手实施,董长清试种了半亩人参毛利润就达8000元。
随着董长清的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下一步他计划着要带领村里的群众大力发展木耳、人参致富产业。“一人富不是富,要让村里群众一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
董长清凭借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精神,加之致富不忘乡邻的举动,让他也得到村里人赞赏和学习,大家称他是村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