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种荷花、搞旅游,他把“穷村”变成“桃源”
    记朝天区返乡创业青年何思勇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04-08 15:10: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4月8日讯(李柯杰) 当三月的和风拂过云顶人家”——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十里高山荷花开始吐芽抽青,百亩果林里粉的樱桃花、白的李花渐次绽放,别具一格的川北民宿群迎来了熙熙攘攘的游客流连忘返,阡陌方寸之间,皆是如画美景,好一个云顶世外桃源


全村69217人中,贫困户就有4213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1%。曾经高、远、冷、穷的深度贫困村,缘何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在寻踪探秘的过程中,39岁的返乡创业青年何思勇携带一身风尘,闯进记者的视界。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1979年出生的何思勇,是土生土长的蒲家乡河坝场村人。

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四季除了靠辛辛苦苦刨弄几亩贫瘠的土地养家糊口,养个猪儿才有零花钱买油盐。由于家里贫寒,常常吃不饱饭的何思勇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挣了钱后回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少时的何思勇早早就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梦想成真,就必须得付出实际行动。在家里,他竭力帮助父母分担沉重的家务、农活;到了学校,他也总是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特别是当他的姐姐因家里经济窘迫初中毕业就辍学后,何思勇愈发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2000年,何思勇从广元财经校会计专业毕业,却恰巧赶上国家不分配工作的浪潮。到处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不晓得自己能干啥,心里迷茫的很。最终,何思勇东凑西借了些钱买                                                                                                       了一台二手小货车开始跑运输,苦的很,为了省钱,一些小问题都是自己修,开始一窍不通,但到后来听声音就能辨出故障。

跑过货车、出租车,开过茶楼,修过路、建过房……“能挣钱的活都干过,能吃的苦都吃过。凭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待人诚恳、办事利落的特质,在一次务工经历中,何思勇赢得了大老板的赏识和提携。自此,他慢慢开始承包小项目,并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老总,积累下了一定的资金体量,初步实现了他人生梦想的第一步。

反哺创业 回报乡梓

难舍故乡亲,常忆故乡情。

2016年,蒲家乡对紧邻河坝场村的深度贫困村罗圈岩村进行集中打造,何思勇成为了第一个社会扶贫力量。合伙人再三劝阻他说,罗圈岩村的基础条件那么差,不管做啥都面临投入大、见效慢的难题,干脆就算了嘛。可何思勇却一意孤行我是蒲家人、还是个党员,如果连我都不愿意投资建设自己的家乡,还有谁愿意来呢!

再三思量后,何思勇汇同村组干部多次外出考察适合罗圈岩村发展的旅游项目,并成立了广元森盈旅游开发公司,在罗圈岩流转土地500亩,建成集岭上人家养心谷、高山蔬菜体验带、岭上荷花观光带、田园采摘体验区、生态养殖区、生态种植区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点,通过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机制,带动该村30余户群众年户均增收5000元。

去年,我们老俩口一共挣了这个数。交谈中,68岁的贫困户杨洪顺喜不自抑地向记者张开了五个手指,整整5万元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2018年,罗圈岩村启动AAA景区建设。何思勇再次自筹资金100余万元新建了罗圈岩村300余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七人制足球场、2公里自行车绿道,并配套建成了小型儿童游乐场和高标准旅游厕所。而何思勇承包运营的两套民宿,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公司创收近5万元,解决了该村20余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他还带动当地村民开办了严家老屋翠竹山庄4家农家乐,每户年创收达5万元以上。

致富思源,不外如是。在乡村振兴的洪流中,何思勇说,愿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根家乡!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