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青川

  • 扎根基层23年,调解各类纠纷矛盾千余件
    记四川省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张天伦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05-17 14:10: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5月17日讯(周平)扎根农村23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件;自己打算在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干到退休不说,还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继续从事跟法律相关的工作;“笑呵呵”、“没得架子”、“老关庄”是他的人物标签,也是老百姓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他就是荣获四川省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的广元市青川县司法局关庄司法所所长张天伦。

张天伦作交流发言

 张天伦(右一)所在的关庄司法所被青川县司法局评为2018年先进集体

悉习调解各类纠纷    23年来零投诉

白色衬衣、深色西装是张天伦平时上班的“标配”,在农村,这身装扮显得有点“鹤立鸡群”,但注意自身形象的张天伦却认为“这是对别人起码的尊重。”1996年,张天伦从广元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青川县姚渡镇工作。1999年,张天份被调到青川县司法局关庄司法所工作后,这一呆就是20年。

“我来自农村,所以对乡村情况比较熟悉,也知道该怎么和农民打交道。”正因为如此,23年来,张天伦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悉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没有一起投诉事件发生。

张天伦的工作范围涉及一镇四乡,分别是关庄镇、苏河乡、红光乡、石坝乡和马公乡。由于所管辖的除关庄镇外的其他四个乡位置偏远,所以熬夜加班便成了家常便饭。每当别人问他“想不想换个岗位?”时,他总是呵呵一笑说:“习惯了。”在关庄司法所工作的20年时间里,张天伦获奖无数,省、市、县、乡镇都有。年均调解纠纷近百件,成功率达98%。

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撑”   成功处理多起民间纠纷

“司法所作为县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在当地政府心中是什么位置,在群众眼中是什么地位,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工作干的怎么样?”这是张天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从业20多年的经验总结。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因为他掌握了过硬的法律知识,才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多起令政府干部头痛的纠纷依法成功化解。

据张天伦回忆,当时关庄镇新华村的苏某和尹某两家原承包地相邻,后因洪灾边界线被冲毁,双方因土地界限而引发纠纷。镇村干部经过无数次调解,但双方均未能达成一致协议。为此当地政府建议双方到法院起诉,但法院又不予受理。为此,镇村干部大伤脑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张天伦在一次工作会上无意中了解到此事后,便主动向政府主要领导提供了法律意见:按照法律规定,村民因土地使用权发生纠纷,相关村社乡镇人民政府可以给予调解。调解不成,乡镇人民政府应该依法处理,明确其争议土地的使用权属,一方或者双方不服处理决定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政府当时很犹豫,因为弄不好又要当被告。我因此建议只要处理的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即使当被告也不怕,司法所可以在这方面给政府把关。”镇主要领导为此放了心,安排了一名副镇长和张天伦一起处理此纠纷。通过走访调查、实地勘查、双方举证质证,最后政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了处理决定,并按照规定将书面处理决定送达了当事双方。在规定的复议和起诉期内,双方都没有向相关单位提出要求。

利用会前时间普法    提升干部依法行政意识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随着之前处理此纠纷的副镇长及镇主要领导调任,此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尹某又找到政府,说以前处理的不公平,要求政府重新处理,如果不处理就上访。“新镇长听说我参与了此事的处理,就问我咋办?我认为当时的处理合规合法,按照一事不再理的基本法理原则,政府可以直接拒绝其无理要求。”张天伦说,尹某见政府不理,于是一纸诉状将政府告上了法院。法院在接到其诉状后,要求关庄镇人民政府提供相应的处理材料。“镇长当时就慌了,急忙找到我问我该咋办?”张天伦告诉镇长不用着急,因为当时的处理是合法合规的,政府只要将当时尹某签名的送达书面处理的送达证提供给法院,法院就会以此案已超过起诉期限而裁定不予受理。果然不出张天伦所料,当关庄镇人民政府提供了有尹某签名的送达证后,法院就依法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正是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意识到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会前学法制度,开会前都会让张天伦对参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由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我就会列举一些农村常见的纠纷,比如涉及土地、林地、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纠纷,如果找到政府解决,工作人员该如何依法进行处理,从法律角度给予讲解”。据张天伦介绍,司法所有九大职能,其中两项职能直接和政府依法行政相关:一是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二是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从法律院校毕业的,处理问题的法律程序比一般乡镇干部要规范些,从而实体上更经得起推敲。这两项职能发挥好了,不但能提升司法行政人的形象,而且对提升基层政府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是有帮助的,对维护地方的稳定和谐也是有积极作用的,从而很好地起到了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   做跟法律有关的工作

张天伦今年已经47岁,是土生土长的青川人(茅坝乡人),从业23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家乡。“我这辈子是没有换工作岗位的打算了,就在司法行政岗位上干到退休。”张天伦说,能够把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件幸福的事。他认为学法律的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更加理智和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此他“希望儿子以后也可以攻读法律,做一名法律工作者”,那样自己不仅在工作上可以指导他,也可以和儿子一起探讨很多法律事务,不失为人生一大美事。(青川县司法局供图)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