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独臂硬汉的致富新“丝”路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06-25 17:01: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6月25日讯(李恒惠) “第一季蚕卖了,36块钱一公斤,一共卖700多块钱。”6月25日,刚刚卖完蚕茧的王进安激动地说。

他说,家里农活多,一个人忙不过来,首季只养了半张蚕,过几天农活忙完了,开始养第二季,准备养1张蚕种,四季下来能够卖5000左右吧。

6月25日一早,王进安来到自家蚕房,右手将蚕床举起,用半截左臂撑着,小心翼翼地清扫、消毒,迎接新的蚕宝宝。

王进安是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贫困户,在新山村32户贫困户中,他是最典型的因残致贫的贫困户之一。1981年,因一次意外事故,王进安缺失了左臂。32岁那年,经人介绍,他与一名轻微智障女结婚,婚后生了女儿王晓平,在女儿不满一岁时,老婆闲日子过得太清贫,丢下女儿离家出走。

王进安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只有一只手,但他不等不靠,踏实肯干,不过在农村。除了种地养猪,他也没有好的赚钱方法。

为了供女儿读书,早些年他还东拼西凑向亲戚借了2万块钱,后来女儿考上大学,家庭开销更大,父女两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

没有办法,替他找办法,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派驻新山村第一书记杨奇国了解情况后,为王进安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给他讲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鼓励他发展稳定的支撑产业。

2016年初,在杨奇国和结对帮扶人何仕卿的帮助下,王进安成功贷了2万块钱,作为发展养殖业的起步资金,开始养殖50只跑山鸡。2018年,实现年收入5929元,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杨奇国带来的扶贫政策,让王进安看到了发展的方向,激发了他脱贫的内生动力。
“种桑养蚕是一项见效快,投资少,低劳力的高效产业,非常适合他的身体情况。”第一书记杨奇国说,这几年,村里20多户村民都种桑养蚕,他也鼓励王进安养蚕。

在杨奇国的鼓励下,王进安将房前屋后种植玉米、小麦的土地上种了桑叶,今年5月中旬,王进安开始养蚕,虽然他只养了半张蚕,但一天平均要吃五六十斤桑叶,为了桑叶的新鲜,他必须天天去采,一天采两次。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料,6月中旬,王进安养的蚕宝宝吐出“金丝”,变成一个个白花花的蚕茧,6月20日他拿到羊木镇蚕业局售卖,他喜获今年第一桶“蚕金”。

王进安左手空空的袖管告诉我们,他是一个“独臂人”。但他养鸡、养蚕发展产业,上山割草,下地干活,无不证明一条胳膊的他,样样都行。

“我身残志不残,人穷志不穷,虽然缺了一只手,但还有一条命,只要肯干,一只手也能奋斗出幸福。” 王进安缺失了左臂,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如今,王进安所在的新山村已实现整村脱贫,像他一样脱贫之后,栽桑养蚕致富奔康的村民有20多户,规模大的农户一年养蚕收入达4万多元。

相信通过大力发展稳定产业,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有一个稳定的产业支撑,大家都能像王进安一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致富奔康。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