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 石牌村的笑声
    来自扶贫村的那些事儿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11-11 15:00: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广元11月11日讯(陈合生)  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石牌村,座落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445户人家,有贫困户85户,占全乡贫困户总数的1∕4,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贫困户生活基本无保障……

“八分山,二分田,山高云低似居天;房子破,路不畅,男儿娶妻愁断肠;土地贫,无水源,靠天吃饭度日难。”现如今,流传在石牌村世世代代的这首贫穷歌谣,通过几年来地方政府和广元监狱的精准扶贫被彻底改写,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羊肠小道变成了康庄大道,老旧土屋变成了幢幢楼房……村民脸上往日的愁云不见了,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若真扶,你们就帮我们搬掉压在头上的‘两座大山’”

2015年,广元监狱接手帮扶全乡最穷的“特困村”,监狱党委没有等闲视之,尽管准备了多套破解难题方案,但在第一次“村民联席会”上就遇到了硬茬。67岁的贫困户步泽武(复原军人、共产党员)会上抱着一种极不信任的态度,硬邦邦地甩出一句话:“若真扶,你们就帮我们搬掉压在头上的‘两座大山’!”步泽武说的“两座大山”,其实,就是困扰村民世世代代“行路难”、“饮水难”问题。

石牌村新貌

“搬,一定搬!”监狱主要领导当即表明态度。

说干就干,一份由监狱拟定的《关于解决石牌村道路与饮水问题的报告》交到了朝天区相关部门案头。规划、设计、协调、筹资、勘测……各项工作很快落到实处。

半年后,由监狱捐资17万元,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8.5万元,村民投工投劳修筑的29.3公里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户;新建的16口蓄水池,改造升级的3口蓄水井、两条饮水系统流出的安全饮用水输送到了村民厨房的水缸里。

“党的政策真英明,精准扶贫用感情;帮助百姓解难题,为奔小康添了劲。”路通了,步子稳了、发展的步伐快了;水畅了,身体好了精神头足了、笑声爽了。走在硬化的公路上,喝着自家水龙头流出

的甘泉,村民们感激地说:党的政策好!扶贫干部亲!

不愁吃不愁穿兜里有了富裕钱

采访中,石牌村一组63岁的贫困户刘德明给笔者算了一笔年收入毛帐:“母猪产崽收入一万多元,年底两头肥猪出栏,按现在的生猪行情,预计要卖个好几千;两头存栏肉牛算做资产(今年不出栏),最少也值一万元;二亩地的红辣椒收入3000多块;加上蔬菜、水果等杂七杂八收入,一年到手起码有个两三万!”

“扶贫前怎样?”

叹了口长气,刘老汉接着说:“扶贫前,妻子因类风湿致残,家里缺少劳力,没钱发展经济作物,包里是空的,连病都看不起,铆足了劲儿,一年到头才勉强糊个嘴巴子。”

采访那天,正好赶上广元监狱退休女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鸿英老师给村民上心理健康课,不少村民听说采访扶贫一事,都纷纷前来讲述自家的脱贫故事。

66岁的十一组贫困户姚兴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抢先发言:“这个事,我得跟你好好唠叨唠叨。我妻子是个残疾(聋哑)人,老病号,正因为家里有个‘药罐子’,才导致贫穷,房子破,翻不起身。广元监狱扶贫干部驻村后,帮我落实了危房改造款、低保、医保,预付了4000元产业扶持资金。今年,两亩红辣椒丰收,圈里几头猪长得肥肥胖胖的,年底,集体经济还有分红。明年还要好些,两亩改良后的核桃树长势喜人,已进入‘预产期’。现在,房子被修缮一新,妻子看病自己只掏9%,其余全部由医保报销,水、电、路通到家里,挣的钱全部用来改善生活,日子过得没压力,不愁吃不愁穿,包里还有了富裕钱!”

村民七嘴八舌都有话要说,60岁的贫困户刘冬林从人群里挤过来,激动得含泪告诉笔者:“老公去世前,家里欠了一屁股债,监狱扶贫干部来了后,帮我申请了1.5万元房屋改造资金,把房子翻了新,还送了1600元发家致富的本钱,我一个人种了5亩地经济作物,养了一头母猪,今年产崽收入几大千,还有两头肥猪准备杀过年猪自家吃。‘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了新房子,儿子也娶进了新媳妇。去年,通过县级评估验收,我正式脱离了低保行列。以前,儿子嫌家穷不愿意在家待,现在,带着一家人高高兴兴回来,住了还舍不得走呢!”说到此,刘冬林自豪地笑开了。

有道是:相由心生。穷根儿拔掉了,家庭富裕了,石牌人说话的底气足了,笑声也更加爽朗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起驻村干部的好,61岁的搬迁户刘德斌体会最深。刘德斌原先的老房子偏僻、破旧,冬不避风夏不遮雨,不适宜居住,早有搬迁之意。广元监狱驻村第一书记马载祥,到任解决的第一桩难事,就是帮助刘德斌把家从偏远的山上搬下来。搬迁那会儿,刘德斌一心想在离村委会近点、村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建房。农村的宅基地说富余也富余,说紧张也紧张。在集中区域建房虽不说“贵如油”,那也不是你想建就能随便建的,不是东家嫌你挡了他家风水,就是西家认为你影响到他家的出路,若是别家的承包地,你还得拿一笔不菲的钱说话,很不好办。为了让刘德斌把家安得如意。前期,马书记就召集村民开了无数次协调会,磨破嘴才做通相关村民的思想工作,让刘德斌拿到了心宜的“风水宝地”。后来,马书记和其他驻村干部又帮忙拿主意、申请国家补助的6万元资金,组织劳力熬更守夜修建,终于在隆冬到来之前,让刘德斌一家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新居。

“我这条命,是广元监狱驻村干部救回来的。”说到驻村干部,47岁的刘得沛颇怀感激。今年元月一天深夜,刘得沛尘肺病突发,呼吸极度困难,生命垂危。在一个离城五六十公里的偏远山村,生与死就是与时间赛跑。半夜间,电话打到马载祥手机上,马载祥二话没说,叫醒其他两名驻村干部,开起车就直奔区人民医院,医生说“若晚来一步命就没了。”临走,马书记送给了刘得沛500元生活费。住院期间,马书记和其他两位驻村干部,还多次去医院看望慰问刘得沛。

“一家不整洁,全村遭抹黑。”石牌村445个家庭,家家户户房靓、院洁、路畅、厕净,唯独贫困户刘菊珍家的院坝是泥地,坑坑洼洼,半截子断头路躺在离家几米远的地方始终进不了家门,厕所是旱池与畜圈连在一起,臭气熏天。刘菊珍家有仨孩子,两口子常年在外打工,父母年龄大了留守在家,无能力顾及这档子事。“绝对不行,新农村建设岂能落下一家?!”了解到刘菊珍家的困难后,监狱驻村干部胡林,自掏腰包拿出2000元现金亲自递到刘菊珍父亲手上,对口帮扶的九监区监区长何文德,从百里之外拉来了8千匹红砖免费送到刘家,大伙儿还动手帮忙改道路、修院坝、治厕所。用刘菊珍自己的话说:“比自家兄弟还卖力。”

据村委会干部反映,监狱对口扶贫石牌村,那是“真扶贫,扶真贫”,帮助贫困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的事情多了去了。这些年,监狱出资3万元购买了21只黄羊,给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成立黄羊繁育基地;连续数年出资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给参加新村建设的412户家庭每户捐助一吨水泥;先后帮助村民销售蔬菜2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80余万元;监狱医院下乡为村民免费诊疗 450人次,发放药品上万元;开展法律咨询、宣传1500人次,解决法律纠纷5起;开展感恩教育、心理健康咨询650人次……全村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18年,通过省市区各级评估验收,石牌村正式摘掉“贫困村”帽子,贫困户无一返贫。

……

在石牌村采访,对党的感恩,对扶贫政策的赞美,对驻村干部的夸扬,乡亲们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事实胜于雄辩。青山环抱的石牌村,幢幢新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委会、医疗室、图书馆、健身场、文化长廊样样俱全;圈有家畜,坡有牛羊,村子外的庄稼地,成丘成片的经济作物——红辣椒,虽然临近末采期,却依然惹人喜爱,躲在绿叶下的“红精灵”探出小小的身姿,向人们招示着一种红红火火的生活景象;成规模的核桃林、脆桃林一望无垠,落了叶的枝头,好似一把把脱去雨布的大伞向四周伸展开来,正在茁壮成长的树干,就是来年承载这方乡亲发家致富的脊梁……

“为有拼搏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天时间的访谈,令笔者感慨万千。采访结束已临近傍晚,三三两两劳作而归的村民脸上掩饰不住秋收的幸福和喜悦;院坝里、健身场,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和着树枝上鸟儿“唧唧喳喳”欢快的鸣叫声,构成了石牌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乐章;微风吹来,袅袅炊烟夹带着村民房前屋后果树、菜园散发出的山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如诗如画的石牌村,一副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演绎着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春天的故事”……

后记:石牌村,只是广元监狱4个扶贫村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广元监狱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脚踏实地,撸起袖子,立下“愚公志”,下足绣花功,有针对性地开好“药方子”,拔掉“穷根子”,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2016年,监狱被广元市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今年6月,党委书记、监狱长林海在全国监狱长会上,作为为数不多的扶贫攻坚先进单位,介绍了监狱扶贫攻坚的工作经验。

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广元监狱将继续按照党中央的扶贫决策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