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川:把准民生脉动 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11-12 10:56: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11月12日讯(江琪) 出行更便捷、就业有门路、医疗有保障……一直以来,青川县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加大民生惠民力度,一项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他们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优化交通环境破解发展制约“瓶颈”
“ 以前村里路不通,出行相当困难,一年到头辛苦种养出来的农副产品卖不到好价钱,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农副产品不愁卖,许多商贩直接开着车上门收购。”近日,在青川县茅坝乡金家村,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沿山间盘旋,直通农家院落,金家村村民张自能细数着这些年交通带来的发展变化,满心欢喜。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赵伟介绍,如今的金家村硬化通组路覆盖率已达100%。
金家村只是该县交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兰海高速、京昆高速、宝成铁路、兰渝铁路、西成高铁和正在建设的广平高速穿境而过。西成高铁的开通,将青川带入了全国的高铁网络,青川群众实现了1小时到广元,两小时到成都,3小时内到西安、重庆,青川与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更好地相通相融,良好的交通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士来青川投资兴业。
据青川县老一辈们介绍,青川是革命老区,境内高山林立、群峰环抱、山峦奇险、溪河交错、沟谷峡深、地貌奇特。过去,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青川交通不便、发展缓慢。
“解放前,全县没有一条公路,只有一段甘肃省文县碧口镇白龙江水运码头经过悬马关、李子坝,进入青川蒿溪、三锅、桥楼、青溪,至平武县界的一段约65公里的川甘过境驼运道以及水磨沟经沙州至姚渡约35公里的白龙湖水运过境航道,其余全是崎岖险阻的人行羊肠小道。”老一辈们介绍说,那时,青川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过程十分艰苦。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川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创建目标,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走在前列”的精神推动形成全省独树一帜的青川交通网络,让青川形成“三条高速、三条铁路、两条国道、四条省道”为主的通达交通,通达的交通服务也为青川后发赶超绿色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纵观全县,随着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青川山区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截至2018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3808.739公里,全县境内以高铁、高速、干线公路为主,以普通铁路、农村公路、内河航运为辅的交通骨架网基本形成。县内36个乡镇100%通油路,268个建制村100%通水泥路,通社路硬化率达83.2%,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4%。
落实就业帮扶群众更有获得感
“我现在有了一技之长,每个月收入稳定,领到手上的工资有5000元,这比以前打零工强多了!”今年六月份,青川县乔庄镇胜利社区的李秀英在该县育婴员培训专班参加了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到新生儿护理、产妇护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随后,被分配到成都开始实习,如今,李秀英已在成都市青羊区干驻家月嫂工作。
“初始工资就有5000元,以后在这个行业干长了,工资还会更高。”李秀英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县人社局领导干部的关心和帮扶,我会继续努力,掌握好这项职业技能,靠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让困难群众就业创业有技术、增收致富有门路,青川县把这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深入落实稳就业22条措施,持续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动态掌握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大力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全面启动困难企业认定工作,助力企业脱困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加大双创空间等已有创业载体的提档升级和孵化服务,助力青年人士创新创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广元联诚人力资源公司入驻,配备专业人员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咨询服务,助力城乡劳动者就业;结合青川绿色山珍、名优茶叶等六大优势产业开展特色产业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中式烹调师、焊工、家政服务、网络创业等技能培训等。
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各类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作用,支持创新创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积极兑现大学生创业补贴;跟踪掌握库区移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情况,建立库区移民就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困难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18年全年,该县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414个,新增城镇就业2598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放各类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788户1.14亿元。
十大救助制度为民解困暖人心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
青川县观音店乡观音店村61岁的贫困户唐映兰患有胃癌,家庭条件差,经济能力不足,在住院治疗期间,享受到先诊疗后结算,不用缴纳住院预付款、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等优惠。在出院时,通过专用结算服务窗口,实现医保报销、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报销90%。
最近一次,唐某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治疗费用为34389.5元,通过医保报销24868.22元,医疗救助6082.63元,最后自付部分只有3438.65元。
“以往,家庭困难的人们,不敢看病不愿看病,如今的政策越来越好,这次住院费经过报销后我支付了一小部分,给我们的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唐映兰表示。
“青川是贫困山区,也是“5·12”地震极重灾区,虽灾后重建使群众生活大为改观,但仍还有部分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青川县相关负责人谈到,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突出困难,青川探索建立了贫困救助热线制度、重疾灾害救助制度、贫困学生救助制度、特殊群体救助制度等“十大求助制度”。
“十大救助”制度建立后,青川把民政、教育、工会、残联等部门的医疗救助、困难学生救助、困难残疾人救助等社会救助资源实行政府统筹,一窗受理,分类救助,“一个口子”申报,打卡发放。同时,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争取救助资金,为十大救助制度实施持续提供资金支持。2018全年深入实施“十大救助制度”,全年发放救助资金119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4万人次。
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放眼青川,民生幸福的音符奏响着欢快的旋律。站在新的起点,青川县将继续把握民生脉动,恪守为民之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一幅壮丽的民生新画卷正在青川热土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