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利州

  • 续航生命 重燃希望
    ——医保让邱福云的求医之路从黑暗走向光明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9-10 09:18:2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李霞)通过静脉植管将血液输出、使用专业机器净化血液、再将血液输回体内……8月31日,邱福云像往常一样来到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透析,透析完便意味着邱福云又能舒适地生活一天半,因享受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邱福云不用现场结算费用,透析完便可直接回家休息。

邱福云,家住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冯家村三组,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7年前患上尿毒症,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在长期透析产生的高昂医疗费用和自身经济来源丧失的双重压力下,不愿拖累子女的他差点走上绝路。然而,利州区一系列医保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不仅为邱福云及其子女减轻了医疗费用和负担,更是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迟来”的锦旗 

报答掩埋心间4年的恩情

“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去年12月的一个清晨,年近七旬的邱福云在儿子的陪护下走进利州区医保局办公楼,将一面绣有“心系群众办实事、扶贫济困解民忧”的锦旗递到了工作人员的手上。

邱福云说,这面锦旗,送迟了四年。在这四年里,他无时无刻不把这份恩情埋藏于心间,从未忘记过。而送迟的理由,却也令人无比的辛酸和动容。

原来,因区上规划调整,区医保局办公地点曾经搬迁过几次,凭他的能力一直没有找到医保局的办公点。再加上受病痛折磨,邱福云出行十分不便,去年身体逐渐好转后才能独自行动,趁身体不难受的空隙,他就“摇”着公交车满城打听医保局的办公点,但找了几次都未果。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终于打听到,邱福云便缠着儿子尽快带他前来道谢。

“我是从鬼门关跨过的人,是你们在我在绝望之际给了我活下去的机会,我现在无力回报,只能用这一面小小的锦旗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邱福云朴实而真挚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说着说着,他似乎有些哽咽,大家劝说后,他才笑着补充道“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自己前来把这份恩情还上了,这辈子我也没啥可遗憾的了!” 

 缘何送锦旗?这得从邱福云与病魔抗争7年的故事说起。过去这7年,对于69岁的邱福云来说,有痛苦和绝望,也有温暖和感激。

幸福之家突降厄运

妻子患癌离世 自己患上重病

17年前,像其他普通农村家庭一样,邱福云曾经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五口之家,他和贤惠的妻子一起奋斗打拼,将三个孝顺懂事的儿女拉扯长大。

种过庄稼、当过裁缝、开过煤厂……时隔数十年,在细数年轻时闯过的事业时,邱福云仍难掩激动之情。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人来说,邱福云所干的“行当”在当时十分前卫和时髦,令无数邻居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穿的都是有跟多补丁的衣服,而我家孩子穿的都是我用最新最好的布料亲自用给他们做的新衣服。” 邱福云描述着以前家里幸福的日子,嘴角便不自觉地上扬。

那个时候的邱福云对什么事都充满着激情,身上总有一股用不完的劲。“可能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消耗太多体力和精力,老天爷想让在晚年让我多休息一下。”接着,他又自我打趣道。

不幸的是,三个儿女刚成家不久,2003年,妻子李风秀却患上了癌症,花掉8万医药费,医治半年后便撒手人寰。邱福云不愿伸手向刚成家的儿女要钱,忍着巨大的悲痛,年过半百的他独自靠卖柴、卖粮食的钱将为妻子治病所欠下3万外债还清。他说,他这辈子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给儿女添麻烦。

然而,10年后,也就是在2013年,邱福云却被查出患有尿毒症。 

求医路艰辛且漫长

不愿拖累子女 差点走上绝路

2013年初,邱福云从远嫁江苏无锡的女儿家过完年回来之后,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头晕、腿脚无力等症状,于是他便搭乘亲戚的摩托车来到镇水电五局医院(现利州区中医医院)进行检查。

“你得的是心脏病、高血压、贫血和尿毒症四种病,前三种我们可以治好,尿毒症治不了。”医生的话让原本豁达的邱福云如同五雷轰顶,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他感觉自己这辈子要完了!

邱福云说,至今他都忘不了当时听到医生说他得了尿毒症时的心境。因为,他大概知道得了尿毒症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几年前,他家隔壁村里一位得了尿毒症的人,将疼痛的惨叫声翻过山岭传到了他所在的村,如泣如诉,不绝于耳。

但最终在家人和医生的帮助和鼓励下,邱福云决定重新调整好心态,坚决同病魔作斗争,抽血、水肿、腹部难受……在一次次的治疗过程中,邱福云举手投足,皆是折磨。但更让他心里难受的是,自己在看病时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如今为了方便看病还要在城里租房,每个月仅靠微薄的低保收入,三个子女每个月每人定期为他打4000元才能勉强支付高昂的医疗费,他心疼子女,更不愿拖累子女。

“照这样耗下去,不仅我要完了,我的儿女们也要完了!”在身体一次一次向邱福云“发难”时,他甚至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都被细心照料他的儿子发现了,一次次的开导也让他渐渐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医保扶贫

重新点亮生命之光

2016年下半年,让邱福云彻底抛掉轻生念头的转折点出现了。当时,医疗扶贫政策在全省开始执行,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基本医保报销、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和扶贫基金救助等渠道,县域内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费用个人仅负担10%。就这样,邱福云获得了“续航”生命的希望。

“按照之前的医疗费用,一个月就要上万,可能现在已经把我儿女都拖垮了。”回想起四年前的求医场景,邱福云连连叹息。“现在好了,隔天透析通过医保扶贫政策报销下来,一年下来只需要1万元左右。”邱福云又欣慰地说道。

邱福云的大儿子邱国平算了一笔细账:从2013年到现在,前前后后邱福云治病医疗费用共计40万余元。“这对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就是就是个天文数字啊!”邱国平坦言道,好在最后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保兜底报销了一部分,有了更优惠的医保政策后,现在自己所承担的医疗费用更低了,这确实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父亲心里的愧疚和顾虑。

同时,在知晓邱福云的情况后,当时的利州区新农合管理中心发动职工以个人名义为邱福云进行募捐,最终将募捐到的2800元送至他手上,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足足温暖了邱福云四年。“大家在我危难之际替我慷慨解囊,甚至有些还是素未谋面的人,我是多幸运的人啊!”他说,这四年间,他将这份恩情牢牢地记住,只为有朝一日能亲自上门答谢,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送锦旗的一幕。

享受政策、收获温暖,邱福云更加增强了与病魔抗争的信心,状态也日趋好转。如今,邱福云能够独自在家里生活,状态好的时候还能出门溜溜弯。“父亲现在能有这样的身体,我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邱国平满是感慨地说 “如今,我们只希望父亲能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福”。

后记

邱福云的故事只是利州区医保扶贫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利州区医保局持续做好医保扶贫工作,多渠道斩断贫困户因病返贫“穷根”,以乡镇为单位建立贫困人口参保情况清单,实时比对贫困人口参保情况,2020年,按250元/人的年标准为1.79万贫困人口争取到位代缴补助资金446.76万元全额代缴个人医保费。

同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对系统内的参保数据和扶贫数据进行复核比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00%参保。

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保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慢病报销、卫生扶贫基金、爱心基金等各项医疗扶贫政策,符合转诊转院条件的,县域内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县域外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30%以内。

开辟了“绿色通道”,提供县域内“先诊疗后结算”、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切实减轻贫困人群就医垫资负担。

此外,采取线上线下以及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介,以图片、短视频、小专栏等形式,传递医保政策动态。

据统计,全区2019年县域内贫困患者住院8495人次,总费用4552.21万元,个人仅负担8.27%。利州区财政兜底解决233人次贫困患者县域外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26.83万元,持续减轻了贫困人员医疗负担。

2020年,利州区贫困患者享受特殊门诊2151人次,新增纳入慢性病特殊门诊管理600余人。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