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苍溪:党建引领创新园区治理 助力1.3万户脱贫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9-29 21:19: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魏湛)金秋九月,瓜果飘香。走进苍溪县亭子镇沿江产业园,甘甜的猕猴桃香迎面扑来,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满树的猕猴桃。不远处,工人们正在将成熟的果实采摘分类、打包装箱,抬上“陕D”“甘F”等外地牌卡车。“今年果好、价好,今天要销13吨,真是丰收年啊!”园主刘远学掩饰不住喜悦。
近年来,苍溪县针对农业园区产业发展乏力、产值下降、增产增收困难等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治理机制,构建起党建引领园区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走出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治理的新路径。
建强园区组织 打造治理火车头
九月是猕猴桃成熟的季节。每天早上,沿江产业园区党委书记张华祥就带上副书记徐多才到园区开始工作,了解园区38户业主前日销售、总体效益。“一年效益如何全看这个月,一刻都松懈不得。”张华祥说。
张华祥介绍,从猕猴桃冬管夏管、挂果修枝、联系销售等方面,园区党委都全程指导,有效确保了生产销售进展有序、风险可控,“最大限度确保了业主和群众的利益”。
据悉,苍溪县从建强园区党组织入手,分别在19个万亩农业园区建立园区党委,牵头园区项目规划、资源统筹、市场对接、技术指导、利益分配等;立足园区产业,分类成立养殖、种植、经营等产业协会党支部63个;统筹入园各类帮扶力量、产业党员大户等资源,成立帮扶力量临时党小组、庭院党小组86个,构建形成园区党委+村党组织+产业党支部+庭院党小组“1+4”园区党组织体系,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园区发展治理能力。
在刘远学看来,园区党委成立后,再也不用为猕猴桃销路和技术发愁,这是他感受到的最大益处。他介绍,果子每个生长周期园区党委都会联系县猕猴桃研究院开展技术指导,成熟季节又提前联系市场商家,“既保证了高产,又确保了高价”。
不仅园区业主,园区群众同样感受到变化。沿江村三组村民吴发斌2015年自行将6亩优质土地租给贵州业主栽植柑橘,协议年租金3000元,外加家里两人在园区务工。谁知两年后,业主种植不善、直接跑路,吴发斌3.8万元的土地租金和务工费讨要无门。园区党委成立后,吴发斌将土地协议流转给园区,由园区党委招引对接业主,每年分得租金和务工收入。“不用再担心业主跑路,收入也稳定,心里非常踏实。”吴发斌说。
为确保园区有序运行,苍溪县在各农业园区全面推行经营主体会议提事、联席会议议事、园区党委会议定事“三会”议事决策机制。园区党委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委会,邀请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及园区业主、企业等经营主体,讨论园区重大项目进展、资金安排等方面,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护等事项。同时,还建立多方沟通协调机制,采取园区党委、村、协会、企业、农户定期沟通方式,互通情况,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商议共决各类事项460余件。
增强引领能力 打造治理主引擎
俗话说,金九银十。坐落在东青镇寻乐书岩园区的“儒林苑”农家乐生意在九月里也异常火爆。“这两月平均每天客人比以往多40%以上。”老板陈建兴奋地说,近段时间多雇了12名群众到店里帮忙,每天利润增加了2000多元, “老板员工都乐开花”。
陈建介绍,“儒林苑”能有今天的发展,多亏寻乐书岩农业园区党委在办证、用地、用人等方面的帮助。“接下来,我还将扩展垂钓、露营等项目,预计利润将增加60%”。
针对园区党委属功能型党组织,不承担行政职能、政策调控手段有限、治理权限不足等问题,苍溪县明确乡镇党委和县级主管部门适度放权扩能,赋予园区党委在项目资金、人力保障、办证服务等方面职能职责,增强资金、服务、资源、改革等方面统筹能力,保障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目前,园区积极整合创业用地、技术指导等职能,引进培育创业和经营主体60个,开展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活动1800余次,协调解决用地用电用水用工及整理登记年审、税务代办等问题300余个。
同时,园区党委创新全产业链利益分红机制,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强化利益联结促进园区群众增收,持续努力提升企业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能力。截止目前,园区核心区1.3万户贫困人口全部顺利脱贫,为园区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服务方式 提升治理总成效
“有了园区党委的支持,我要继续扩大农场规模,取得更大效益,让全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眼看自家的80亩猕猴桃即将销售结束,五龙镇园区“自强农场”业主冯明武满怀信心。他在浙江务工期间造成左臂截肢,高昂的医药费让家庭债台高筑,成为典型贫困户。在园区党委帮助下,冯明武依靠财政金融扶贫政策的8万元低息贷款、农业部门的6万元养殖补贴及帮扶部门资助,建立起“自强农场”,种植红心猕猴桃60亩,套种蔬菜20亩,出栏跑山鸡120只、生猪70头,今年预计实现收入20万多元,成为致富奔康的典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苍溪县作为劳动力输出大县,存在农村青壮年外流、农村治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如何加强党建引领、优化服务方式,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园区治理的强大效能,是摆在园区治理面前的重大问题。
对此,苍溪县大力开展园区治理骨干队伍培育,通过实施优秀返乡农民工“五项培养”计划、田园精英培育工程,回引产业领军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种养能手及村级后备力量等230余名,有效解决了园区治理发展后继乏人的难题。
同时,园区党委根据各园区气候特点、“三留守”问题突出等情况,组建园区党员干部应急抢险、防汛抗旱、双抢等志愿服务队,形成园区志愿服务总队+村党组织+产业协会志愿服务支队的服务体系,开展抗旱抢险、抢收抢种、农作物管护等300余次,切实保障服务实效,提高园区群众的满意度。
基层治理,群众是主体。为激发群众参与园区治理的热情和能力水平,园区党委通过农民夜校、党群大讲堂、坝坝会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完善《园区公约》,指导各村健全《村规民约》,推行生态庭园文化促进协会+乡风民俗引导员、庭园经济发展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清洁卫生监督员、乡村规划管理员、乡土文化辅导员“一会六员”模式,推进群众自我管理;每年指导村党组织评选文明家庭、道德之星、邻里好人等3000余个,坚持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实现政策进了民心、疑虑得到化解、治理成效显著提升。目前,园区矛盾纠纷、上诉上访等发生率下降90%以上。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苍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宁说,苍溪县将继续发挥党建作用,健全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治理机制,不断开拓党建引领农业园区治理的新路径,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农业园区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