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昭化区13名村社干部“遭起” 只因一场自导自演的虚假验收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0-14 09:13: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姜德辉) 2020年3月,广元市昭化区纪委监委收到了来自王家镇方山村的两封信访件,均指向了该村村支部书记张学智,巧的是两封信访件又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土坯房改造补助资金。
图为调查人员走访现场。王亮 摄 |
正是这一起信访调查,方山村13名村社干部受到处分。
昭化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是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区,全区有贫困村66个。2015年以前,全区有土坯房3.11万户,全市占比最高。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区将土坯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推行“六建六改一塑造”土坯房改造模式,对达到改造标准的农户实行分类分项补助,每户最高可享受补助2万元。
2017年4月,方山村掀起了土坯房改造热潮,全村改建户达117户。96户无能力自主改造的群众选择了由周边信得过且有施工经验的个体工匠进行统一改造,并签订代建委托书,待改造结束后直接将建房补助资金拨付给个体工匠。
2018年2月,全村改造全面完工,经过验收,张学智发现有很多农户实际工程量并未达到2万元的标准。按照补助政策,支付实际工程款后剩余部分则要收归区财政。
“区上有政策,村里有对策。”2018年5月,张学智组织村社干部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将每一户的工程量都填写到2万元,虚报出来的资金则由施工方返还给改造农户。
一场自导自演的虚假验收就此展开。
2018年2月,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牵头,与农户、个体工匠进行当面核算工程量及费用,三方当面确认后,个体工匠又根据实际验收台账,对全村10个组80户工程量不足2万元的农户进行退款,共计退款6.47万元。
“我核算下来,实际只做了1.3万元的工程量,但退我的只有300多元钱,还有6000多元不晓得哪儿去了。”方山村3社群众唐某某感觉其中有猫腻,便邀约同村4户群众到村上“讨说法”。
看事态扩大,同年5月,村务监督委员会又组织了第二次验收,退还49户群众补助资金12.49万元。
第二次退款后,始终还有部分老百姓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验收存在质疑,又陆续上访。今年7月,区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对这一情况开展全面调查。最终,该村虚报冒领农房建设补助资金的问题终于查清。同时,调查组还查出该村有7户群众重复享受农房建设补助资金13.5万元。
2020年9月,张学智因未履行好领导监管职责,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沈国奎因监管不力,并重复享受建房补助资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村主任杨光明因履职不到位,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沈国能、吴清平等10名社干部受到批评教育处分。
图为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李武林 摄 |
“方山村农房建设补助资金把关不严,甚至验收造假,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必须做好‘后半篇文章’。”昭化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罗武林表示。随即,该区纪委监委督促王家镇党委举一反三,全面整改。该镇组织召开镇、村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为鉴,剖析反思,并由各联村领导牵头,组织其余10个村开展自查自纠。截至目前,未发现其他村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