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纪检干部真情照亮困难群众前行路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0-29 20:42: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刘紫艳 阳雪梅)十月苍溪,雨后初晴,云雾缭绕久久不散。

穿过雄伟的亭子口电站,再沿着碧波悠悠的嘉陵江上行三公里便来到浙水乡大湾村六组。在这里,居住着浙水乡纪委书记陈池的结对帮扶户韩锦先一家。

见到韩锦先时,他正一边犁地一边与邻居开心地摆着龙门阵。他说,想趁着地里还有湿气,种些时令蔬菜,再栽点油菜,这样来年吃油吃菜都不愁。别看他如此开朗,以前他可是村民眼中的“阿呆”。

六年前,韩锦先一家过得举步维艰:母亲年近古稀体弱多病,妻子双目失明丧失劳动力,孩子上学正需要钱,生活的重担和全家的希望都落在这个淳朴的川北汉子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正当他为生计问题一筹莫展时,国家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接踵而来,他家也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而陈池也因此成为他的帮扶户干部。

虽然前期对他家的情况已大致有所了解,但初次入户走访,眼前的景象还是让陈池有些吃惊:一栋破败的砖房,屋脚长满了杂草,院坝里鸡鸭粪便到处都是,卧室床上椅子上堆满了脏衣服,妻子拄着拐杖小心翼翼靠墙摸索前行,年迈的母亲坐在门边时不时大声咳喘几声,韩锦先则是呆望着家门口泥泞的小路一杆接一杆抽着烟。

“来了?坐嘛”见陈池到来,他既不惊讶也不热情。

坐在长满绿霉的方桌边,陈池试着找他谈谈对脱贫的想法。“我们家就这条件,莫得啥出路。”他言语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韩叔,你可别这么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就是要帮助像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你要相信我们,也要相信你自己。”陈池一边鼓励他,也一边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帮助他走出窘境。

允诺群众的话,一定要做到。接下来,陈池积极向乡党委、政府汇报,结合他家具体情况,秉承着“普惠政策抓优先、特惠政策抓精准”的原则,帮助联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很快,一项项惠民好政策,陆续实施到他的心坎上:

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和特困人员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让他不再为基本生活发愁;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各项医保扶贫政策,有效解决家人看病难题;国家助学金、高校助学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让孩子圆了继续学习梦……

看到生活有起色,韩锦先不再“发呆”,脸上有了笑容,对陈池逐渐敞开心门。

“最近,我想在附近打点零工挣点钱。”

“下个月,我计划再去买几十只鸡苗回来养。”

“明年,我还想利用改土项目发展3亩雪梨产业。”

......

每次入户走访,陈池都能到感受到他对未来生活有了更多规划和期待。

当然,他的计划和梦想也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逐一变成现实,辛勤努力换来家庭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6034元;2018年家庭人均纯收入7154元;2019年家庭人均纯收入7286元。他终于脱贫了!

脱贫后的韩锦先像换了一个人,眼里有“光”。不仅逢人亲切打招呼,还将屋内屋外打理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鲜花取代了杂草,鸡鸭归了圈笼,衣服整整齐齐......

帮扶已见成效,奔康指日可待。然而,其妻子张中华的出行问题却依然是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件大事。

因为村里的主道路距家较远,导致张中华每次出行十分不方便。在走访了解情况后,陈池提出为她修建一条盲道的想法。通过积极与残联、民政等部门对接争取资金,号召发动群众有力出力,终于在今年3月,一条长达20多米的盲道从他家一直延伸到主道路。

“陈书记,真是感谢你。这几年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和你的帮助,真不敢想象我家会是啥样,是你们的真情帮助为我照亮了前行路......”走在崭新道路上,韩锦先紧握着陈池的手连声道谢。

前几日去看望韩锦先时,他又笑着告诉陈池:儿子毕业已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家里又新增了一条致富门路,日子滋润了很多。

现在的他,容光焕发、越发开朗。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