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第一书记袁军生:一驻数年 悠悠情深为桃园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1-04 12:40: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白兰岚 青婧)宽阔整洁的村道,修葺一新的民居,漂亮大气的村委会,兴旺发达的集体养殖场,白墙青瓦伴着鸟语花香,美丽的乐园水库碧波荡漾,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金秋十月,走进苍溪县龙王镇桃园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这个昔日偏远穷山村,现已发生质的蜕变。

这一切的改变,缘于苍溪县扶贫开发局驻龙王镇桃园村第一书记袁军生用心、用情、用力,真扶贫、扶真贫换来的。正如贫困户杨子斌所说:“多亏组织派来了袁书记,职位小干劲可不小,一驻五年,跟我们像一家人一样,我们再不主动脱贫,咋对得起人家嘛!”

多方借力完善基础设施

桃园村地处苍溪县最北端,是该县最边远贫困村之一,2014年贫困发生率19.5%,2019年实现整村退出、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如今的桃园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干群同心,齐力脱贫,一年一变样。

2014年之前,桃园村村委会在废旧村小(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办公,多次维修仍无法正常使用。袁军生带领村两委到帮扶单位汇报、向桃园在外成功人士“化缘”,于2015年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村委会、添置了办公设施设备。

桃园村基础条件较差,交通极为不便,村组公路仅有17公里,且全为泥结石路。特别是该村七组要修公路途得经大石崖,需放炮、人工转运,施工难度大,袁军生召开户长会,统一思想,动员受益农户自力更生,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便将一条4米宽的土石路直通山巅,到达七组群众聚居点,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卖农产品难的问题。

2015至2016年两年内,桃园村投入1100余万元硬化组道路21.5公里。如今,村里的泥土路变成了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蜿蜒盘旋在大山深处,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

“以前是泥巴路,大家进出都不方便。一下雨,稀泥巴敷上腿杆弯,粮食作物运不出去,货物运不进来,自从通了水泥路我进货就方便了,原来一趟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要15分钟。”说起变化,开小超市的村民侯武珍感触很深。

交通方便了,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堰塘整治等问题也逐一得到了解决,村上还通上了互联网。除此之外,袁军生向党委政府申请,建起了3处健身广场,方便庄稼人闲暇之余健身。同时配备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卫生室等,满足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就近求医。

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

脱贫攻坚是项系统工程,袁军生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统一思想,不仅要改善基础设施,还要在支柱产业发展下狠功夫,群众的持续增收才有保障。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村民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一直是桃园村“两委”和帮扶干部们的心头大事,经过多方考察、试种,最终发现村里的土壤适合中药材天麻、黄精的种植。

2016年,桃园村发起号召,回引大学生杨敏回乡创业,创办了天麻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300余亩,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了天麻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吸纳55户贫困户、68户一般农户加入合作社。为解决贫困户无钱入股问题,袁军生积极申请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65万元,确保贫困户分红收益有保障。

“相比以前的收入好多了嘛!以前就只种点庄稼,现在还可以在合作社里面挣点钱。”贫困户汪洪国夫妇说,今年夫妻俩挣了1万多元。

今年,为了解决贫困户产业补短问题,袁军生及时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落实补短措施,在小水果、辣椒种植上下功夫,并积极组织贫困户增养家禽和生猪,增加收入,做到长、短期项目相结合,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定期开办技术讲座。

为了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袁军生多次踩点选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0余万元,于2018年建成年出栏生猪1000头养殖小区1个。今年又申报投资100万元,扩建养殖小区可年出栏生猪2000头,养殖小区采用干湿分离技术,设施设备更加完善。目前,召引业主经营,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1万元。

聚焦难点提升居住质量

刚到桃园时,满眼尽是土坯房,让袁军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及时带领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摸排群众房屋情况。经统计,274户农户中,土坯房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这成为桃园村脱贫奔康路上的重大阻碍。他立即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和县级相关部门,多方申报项目、筹措资金,奋力推进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的各类房屋改造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420余万元,实施易地搬迁13户53人, C级改造140户,D级改造30户,底线台账5户,土坯房改造25户、维修加固29户。

通过各级帮扶,友善、淳朴、勤劳的桃园人不懈努力奋斗,如今,他们的住房条件、生产条件、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都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深刻改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提升,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更多希望和追求。

“过去我们住的都是土墙房子,遇大风大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小下雨。”易地搬迁脱贫户梁炳江说,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会住上砖混房子,都是国家拿的钱,院坝是袁军生到县扶贫开发局争取资金帮助硬化的。

每年正月初二,袁军生都会组织桃园乡亲开展徒步游,目前已举办三届,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春节返乡人员与在家乡亲一道共商桃园发展大计。知民意,发展才更有方向,袁军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希望借力乡村振兴的大好契机,让桃园林海资源(万亩林海、千年古青杠岭)得到更好保护,借助高山平湖—省级重点水利工程乐园水库、九龙山景区和昭化古城等便利条件,发展九龙山—古青杠岭—乐园水库—昭化古城乡村一日游,爬完九龙山,再赏桂花园,畅游桃园沟,观看乐园湖,感受昭化古城三国文化。以此带动当地悠闲度假和民宿产业发展,吸引游客,增加村民收入。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