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苍溪县:教育实施四大民生举措 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1-30 21:26:5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韩静 青婧)自脱贫攻坚以来,苍溪县紧紧握住教育“金字招牌”,实施四大民生举措,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实施“四大行动”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不丢一人
“采用户籍找学籍、村组找家长、家长找学生、就读地找证明和户籍所在地核实、就读学校核实的拉网式排查。”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机关党委书记李婷介绍道,通过实施“四找两核”识别行动,有效确保了户籍信息、学籍信息和就读信息“三一致”。
“自3月17日起,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每月至少2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和走访救助受疫情影响困难学生等活动,全面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一人失学辍学。”苍溪县实施“动态监测”稳控行动。以突出动态监测重点,把农村、偏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作为重点监测地区,把小学、初中初始年级作为重点监测学段,把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等适龄儿童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强化控辍保学考核。
此外,近年来,苍溪还通过实施“双线四包”联保行动,落实“六长责任制”,严格把控“县、镇(乡)、村、组”线,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严格把控“教科局、学校、年级、班级”线,实行局机关干部包学校、校级干部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包学生,压紧压实控辍保学责任。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全县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
实施“3+机制” 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不漏一个
“我们实施3+机制,就是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都有学上,上好学。”据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兴斌介绍,苍溪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教育资助政策,将“普惠+特惠”机制贯彻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始终,县内和县外苍溪籍贫困学生资助及时足额发放到位。2020年,减免非民族自治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保教费0.3324万人418.81万元,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2.779万人2433.59万元,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费3.5159万人2672万元,免除中职学生学费0.3636万人685.36万元等。
同时,实施“教师+学生”联系帮扶机制,学校落实联系教师责任,每名建卡学生有1名以上教师结对联系帮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关心资助政策落实,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让我有机会踏入学校的大门,更好地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政策。”苍溪县唤马镇渔塘村杨康,2019年考入高职院校,因家庭困难,该镇党委政府在今年将其纳入春季“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有效解决了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
除此之外,苍溪县还以实施“政府+社会”机制为依托,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和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扎实开展“金秋圆梦”“雨露计划”助学活动,切实解决了县内贫困学子的学习、生活问题,使困难家庭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坚定了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给予了他们圆梦新时代的美好期待。据悉,开展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近三年来,浙江三门县为该县735名建卡大一新生资助100.75万元;天九共享集团捐资1000万元建立卢俊卿助学基金。
实施“三大工程” 乡村学校教师支持不落一所
“通过学习,强化了我们新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苍溪职中教师邓艳表示,通过选派校长、名师、骨干教师等到北京、浙江等高校参加研训镀金,强化了新青年教师素质能力培训。据了解,2016年以来,苍溪县建立省市县三级名师(特级教师)工作室37个,培训教师10055人次。
与此同时,为了不断壮大教师队伍,近年来苍溪创新“公开招考+公开引进”等方式开启“千人招引计划”,补充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2016年以来,补充教师1100余名,同时加强支教、交流、上挂锻炼等活动,有效缓解乡村教师不足问题。
引人不易,留人更难。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并不能划等号,相较于政策优惠只是一时之举,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才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为此苍溪县创新实施了一批人才激励工程,一方面为人才战略实施而势必要升级公共服务供给建设,避免因人口短期涌入而造成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紧张;另一方面也在人才培育机制及平台建设上多着墨,以政策环境优化、人才考评机制改革,为人才培养创造公平、公正的权利,让他们能够看到足够的成长空间,激发他们创业干事的活力。
实施“三班共育” 东西教育扶贫协作提升一批
“如果不是在机电班的学习,我现在估计还在和父母四处打工,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零工。”蒲路明是首届苍溪机电班的一员,去年毕业后,就在台州环航船配顺利就业。“公司包吃包住,有‘五险一金’,努力干每月收入能有7000元。”说起现在的工作,蒲路明很满足地笑了。
苍溪县充分借助三门技师学院办学优势,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30万元,定向创办“苍溪机电班”,定点对接1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0家国有企业用工需求,让贫困学生同时取得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由三门县推荐就业。目前,已毕业的150余名学生,在三门就业的月工资平均在5000元以上,均高于无技术学生至少2000元,同时,每人还享受就业稳岗补助2.5万元,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我是去年参加的这个培训,通过订单培训班找到现在的工作,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作为苍溪职中学生,去年代江有机会参加“吉利成蝶计划班”,通过订单培训班让他在浙江吉利汽车公司的下属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近年来,苍溪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积极对接东部企业用工需求,采取“线上授课、线下实训”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开设“订单培训班”,促进贫困劳动力快速上岗就业。
“四课联动,有效探索教师成长路径。”在今年浙江三门名师团队赴苍溪开展“乡村名师素质能力提升”返岗实践指导活动中,三门县学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叶爱慧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作了集中研修指导,有效提升全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据悉,苍溪创新院校合作共办“育才师培班”,以优质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根。在苍溪中学与三门中学结对成功开展名师互访基础上,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合作共办“育才师培班”,选派133名乡村教师赴浙江中小学校跟班学习,邀请三门14名教学名师到苍溪示范讲学,实现学段、学科、学校全覆盖,有效提升全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截至目前,两县结对名师工作室8个,开展专题调研3次,召开专题会议12次,举行职教论坛4次,打造重点学科8个,惠及教师近5300名、贫困学生1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