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苍溪县:“一核四治” 打造农村聚居点新生活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04 10:45:14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王韬 青婧)初冬时节,天气渐凉。走进苍溪县白鹤乡古泉村江水聚居点,40栋坐落有致、鳞次栉比的乡村小别墅跃然于眼前,道路整洁、院坝平整、环境秀美、民风淳朴,劳作的人们不时停下来笑着打招呼,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自2016年以来,苍溪县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等项目建起这样的聚居点586个,集中安置群众5105户16021人,土房搬新房,用上天然气、吃上自来水、走上水泥路......随着农村聚居点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人口聚集的加快,如何推进聚居点的共建共治共享,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课题。对此,该县聚焦农村聚居点长远治理和健康发展,探索推行“一核四治”融合治理模式,全力写好聚居点建设“后半篇”文章。

撬动组织杠杆  末梢治理出实招

“刚入住时村干部天天扎在聚居点处理问题,干部跑的累、群众也看着烦,现在我们在聚居点建起党支部,以庭院为单元建党小组,在党员中选出一部分中心户,村委有了‘助手’,党员有了‘新家’,聚居点的事有人管,也管得好了。”白鹤乡古泉村党总支书记张生说。

近年来,苍溪县坚持以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农村聚居点治理,建立党支部225个,庭院党小组508个,推选党员中心户588户,构建聚居点党支部+庭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农村聚居点治理组织体系,真正实现了聚居点建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了哪里。

为妥善处置居民管理、环境维护、公共服务等诸多问题,苍溪县创新党支部领导下的聚居点自治组织设置,在住户规模达30户以上的聚居点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15个,修订执行《新村聚居点管理办法》《居民公约》等规定,全面推行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发展协商会、成效评议会制度,组建“党员志愿队”“邻家服务团”160余支,建立“居民说事室”285个,切实帮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新生活。

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和服务?五龙镇双树村探索在聚居点建起集公共管理、便民事项办理一体化的“联合工作室”,设置卫生保洁、水电保障等8类公益性岗位,通过“菜单式”“接访式”“代办式”等服务,力所能及解困群众的困难和需求。

“支部引路,自治管理委员会‘搭台’,让群众来‘唱戏’,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这样聚居点治理才不会出现‘上冷下热’现象,也是统筹推进乡村治理必须考虑的问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航介绍说。

倡导德法相融  精细治理支妙招

“以前住的地方,东西可以乱放,垃圾可以乱扔,随地吐痰更为常事,现在大家都很讲究,我也不好意思再乱丢乱扔了。”龙王镇五台村两河聚居点向光荣说。

该村支部书记张文建介绍,聚居点的群众以前是散居,思想意识、个人惯不尽相同,通过宣传教育、模范评选、积分管理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好惯、形成好风气,现在居民的素质越来越高了,婚丧嫁娶上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风气明显好转。

据悉,苍溪县实施培育惯“修”德、倡树新风“传”德、积分管理“兴”德三大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广场108个,实行聚居点“分片保洁”“门前三包”等环境治理责任制度,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聚居点112个,持续开展以弘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为主题的模范评选、文化传承、感恩教育等活动500余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128个,积极涵养农村聚居点的文明新风。还出台了《村民积分管理评分标准》,分户建立个人积分档案,作为集体经济分红和“好人”评选的依据,截至目前,共开展积分评价230余次,激励先进122户、教化后进45户。

    “我们这里的“法治课堂”能够学到的东西可多了,以前我们大多是“法盲”,现在家门口就有阵地、有服务队、有明白人、有网上信息平台,不仅能经常性学法,还能用法解决问题。”家住月山乡大碑村大碑嘴聚居点的李学平刚通过法律援助解决了工资拖欠困扰,由衷感谢“法治课堂”。

依法治理,是苍溪县推进农村聚居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县在村民聚居点建设了200米法治文化长廊、58个法治文化广场、132个群众普法之家,利用“苍溪司法”微信公众号开通法治安民、云上法务等网上业务,为群众提供在线查询、预约办理等服务。同时,整合乡镇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力量,实施法律服务“敲门”行动,建立“一周一联系、一月一入村”跟踪服务机制,切实把法律服务送进农村、把法治课堂设在聚居点、把“法律明白人”育到群众身边。目前,已累计为聚居点群众精准提供法律援助2000多人次。

发挥智治优势  高效治理亮新招

“全覆盖高清监控、无限网络,电商物流、自动取款机设到了聚居点,连开会都能在手机上操作......现在的生智能化真的让人既安心又放心。”五龙镇三会村聚居点赵兴春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推进聚居点智慧化管理和服务,苍溪县充分运用“互联网+”治理思维,突出在治安管理、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借助天网、雪亮工程在“咽喉”位置设立视频监控点320余处,集中建设通信、金融、电商、生活缴费等服务站点290余个,规范打造标准化示范小区44个,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创新开发了“云治通”app平台,开通个人学、远程会议、信息发布、公开公示等功能,推动各类资源和信息共享,有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以前我们的治理水平远根不上发展的速度,现在我们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参与,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为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打下了基础。”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秘书股负责人表示,农村聚居点的“一核四治”融合治理模式,让乡村善治之路步入了稳定有序的新轨道。

“探索农村聚居点治理的方向是明确的、步伐是坚定的,我们将进一步建强组织体系,完善治理体制,精细治理能力,努力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苍溪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宁说。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