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利州

  • 利州区:做实做细监督首责 风清气正好扬帆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23 12:29: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尹方 昝琪) “取了一个号、去了一个窗口,不到一个月,纪委就把事情查清了。”听到村书记受到批评教育处理的信访反馈时,利州区荣山镇大地村村民对区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直言“码”上监督办得好。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第一职责。如何跟进监督保障落实?如何让监督更有力?如何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利州区纪委监委通过一步一步实践探索找到了答案。

关键时刻不松劲,监督质效持续提升

2020年1月30日,利州区万缘街道古堰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黄金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防控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力,区纪委给予黄金贵同志党内警告处分,在全区通报。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利州区纪委监委行动迅速,集结有力,从农历大年初二起,50余名纪检干部组成18个监督检查小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区及大街小巷,开展全天候监督检查。疫情期间,共督促整改问题330个,提出建议49条,追责问责4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7人,组织处理36人。

“如果说疫情防控是突击战,那么脱贫攻坚就是持久战。”区纪委常委宋平如是说道。今年来,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扶贫领域全面决胜“大督战”督查工作,由纪委书记牵头挂帅,班子成员全员上阵,根据“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监督室+派驻组”“派出组+乡镇室”“乡镇室+村监委”的“立体监督”方式,分成8个督战小组,紧盯政策落实、责任落实、项目监管、作风纪律等内容,全覆盖定点定员督战14个乡镇街道的脱贫攻坚工作。 

“感觉监督时时都在,尤其是原来雷家村监督检查中发现脱贫攻坚工作存在弄虚作假问题,党支部书记还受了处分,我们就更受震慑。”宝轮镇张公岭村党支部书记杨万茂说道。督战之后,基层干部的责任感和执行力都有效提高。

“截至11月,我们共开展了3轮扶贫领域问题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各类问题350个,查处扶贫领域问题9起16人。”利州区纪委监委党风室干部童超园介绍。

专项整治靶向发力,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第三方机构四川兴诚联合会计事务审查出区第二人民医院有78份病历涉嫌违规收费……”7月初,在利州区行业系统治理推进会上,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杨福林报告说,针对这一问题,迅速组织了专业骨干、纪检干部、审计人员成立工作专班进行抽查复查工作,查实区第二人民医院涉嫌违规金额达23529.87元,已全部退还指定基金账户。

“纲举”才能“目张”,只有善抓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抓出成效、推动全局。

今年6月开始,利州区纪委监委按照省、市纪委监委统一部署,聚焦工程招投标、建筑企业资质审批、人防系统、医疗卫生行业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切实履行监督首责,压实系统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联系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牵头部门党委(党组)”三方联动监督模式,在问题排查、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线索移送等工作上通力合作,实现行业职能监督与纪律监督同向发力,推动系统治理有序开展。                                                                                                                                                                                                              

截至目前,督促行业部门自查自纠并整改问题1200余个,全区80人主动说清问题,上缴违纪违规资金56.85万元,立案11件,组织处理34人。

同时,今年来利州区纪委监委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保持“惩腐打伞”高压态势,组织5个清查小组对17个黑恶案件多发行业领域开展“驻点式”清查,组建专班对63件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进行全覆盖“台账式”清理,督促整改问题28个,立案查处7人,发送监察建议书6份。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为什么有些家庭农场和专合社有政府支持,有些没有?”“全市评选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什么没有田沟村?”“针对农村财务监督,乡党委政府如何加大力度实施有效监督?”12月9日,在利州区《阳光问政》“四责同述”节目现场,金洞乡村民把一连串问题抛给了金洞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

开展四责同述,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地生根,是利州区积极贯彻落实全市“4321”精准监督模式的生动实践。

精准监督,有的放矢,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着力打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今年来,利州区纪委监委结合市纪委监委有关要求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推行村级党组织副书记、纪检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工作信息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四职合一”,根据监督对象数量对村级监督岗位进行分类设置,重点对村务决策、“三资”管理、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工作成效“五个”事项开展“贴身”监督,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真正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目前,全区已有57个村,27个社区基本实现“四职合一”。

与此同时,为积极推进乡镇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区纪委监委出台《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从谈话场所、硬件设备、工作流程、文书使用、重点工作落实等方面细化标准,规范管理,推动基层纪委工作提质增效。

“以前镇纪委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很多时候办公办案就像‘打游击’。如今,我们有了5间专属的工作‘阵地’,工作条件好了、人员齐了、能力强了,监督执纪、主动作为的工作热情也更高了。”利州区东坝街道纪工委书记谢欣珉高兴地说到。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