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苍溪县把监督做在日常 变成经常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28 15:08: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阳雪梅)苍溪县纪委监委扮好“五种角色”,全面发力,不断延伸监督触角,真正把监督做在日常,变成经常。
当好“分析员”,用好信访举报“晴雨表”。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晴雨表”作用。每季度对信访举报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重复举报情况进行汇总登记,对相关情况进行研判,并向相关监督检查室通报情况,根据信访举报形势分析和重复件情况判断出党员干部或某地域、某领域的信访量及信访形势,对可能存在较突出问题的党员干部或领域,将其作为日常监督重点,及时跟进、重点关注。
当好“敲钟人”,谈心谈话“常红脸”。通过提醒谈话、警示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等方式,实现谈心谈话规范化、常态化。在婚丧嫁娶之前、升学、参军之际,对监督单位党员干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其存在问题,帮助其汲取教训,督促其整改落实,防微杜渐,使谈话对象少犯或不犯错误;对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情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政、岗位廉洁风险防控等情况进行谈心谈话,最大限度发现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生活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苗头倾向,及时通过“红红脸”、“出出汗”、组织措施和追责、问责等手段,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帮助党员干部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当好“药剂师”,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针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精准把脉,对存在的隐患、潜在的漏洞进行深入分析,找准问题,并通过表面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有针对性的建议,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有声”,使被建议单位真接受、真整改。同时,督促落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的督促执行,督促相关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强化“再监督再检查”作用。跟踪掌握被建议单位整改情况,对整改落实不到位,不按时反馈情况的部门或单位进行严肃追责问责,真正让纪检监察建议书成为“祛病拔根”的“好药方”,切实发挥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治本作用。
当好“把脉人”,开好民主生活会。会前,对民主生活会会议方案、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严格把关,看是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请干部群众“把脉问诊”,“翻箱倒柜”把问题找全,看查摆问题是否对准焦距、找准穴位,符合自身实际,看指出他人问题是否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敢于亮丑揭短,看自我问题查摆是否符合实际,切中痛点。会中,全程参与、严格把控,对偏离主题、批评和自我批评“走过场”、未触及问题和思想的,及时进行提醒,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辣味”、开出“质量”。会后,跟踪了解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党委(党组)将民主生活会情况向干部群众反馈,并进行抽查检查。通过严格民主生活会,对领导干部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等及时了解,跟进监督,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心有所戒,言有所止,行有所戒。
当好“督导员”,抓好巡察问题整改。将督促巡察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列入办公室、党风室、案管室、监督检查室和派驻(出)纪检监察组工作职责,通过参加巡察反馈会、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监督工作组、专项检查、抽查等方式,对党委(党组)履行巡察整改政治责任情况、巡察反馈问题及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建立长效机制情况等内容进行督查检查,通过主动监督,靠前监督,定期督促整改工作。在集中整改期间,对整改迟缓的单位发函督办或者现场督办,对相关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在长期整改阶段,对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完善制度规章、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监管风险等,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在集中整改结束后,结合整改情况,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整改职责、不落实整改要求,拒不整改、整改不力,甚至弄虚作假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以“外在压力”倒逼被巡察党组织将巡视整改抓到位、抓到底,以“监督常在”促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