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昭化

  • 昭化区:聚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实现从“万亩园”到“亩万元”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29 21:24: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梁辉 杨黎明)“自2017年桃博园建成,我便流转了21亩土地种桃树。2019年桃树便实现了初挂果,两年下来,我的纯利润也将近10万元了。”广元市昭化镇朝阳村村民刘加义充分享受了园区建设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昭化区深刻把握典型农业区区情实际,坚持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和“牛鼻子”,以“集聚建园、绿色兴园、融合强园、创新活园”为路径,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结合山区地形地貌实际,按照“组团布局、带状开发”的建设思路,2017年,昭化区在昭化镇、红岩镇建成了高产出、高效益、园园相连、连片成带、规模达12000亩的双凤现代农业园区,其核心区面积9000亩,种植猕猴桃5500亩、脆桃3500亩。

“这个山坡原来只能生长荒草,如今却种植着数千亩的猕猴桃;原来这块旱地只能种小麦、玉米等旱粮,现在栽种上了脆桃。”昭化镇朝阳村乡村振兴专干居太高高兴的介绍,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的转变,让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55岁的张树兴是柏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靠跑“摩的”为生,加上老婆去世多年,一个人要拉扯两个未成年的女儿,曾经的日子就是一个字——穷。

如今,他抓住双凤农业园区建设浪潮,不等不靠,住上了新房,主动承包了园区内10亩土地发展翠桃产业,同时还饲养起了生态土鸡、生态鱼。张树兴种的种的红翠桃,比普通桃子早熟两个月。“五一期间,有游客到他博园耍,我的桃子也很快销售一空了。”张树兴骄傲地说。

据悉,双凤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后,采取反租倒包、托管代种等方式,带动周边2个镇农户发展户办小庭园545个,惠及贫困户471、贫困人口1611人。现如今,园区主导产业农产品订单销售率达80%以上,农户人均增收实现3000元以上。

此外,昭化区还加快推动园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持续推动园区水、电、路、田、通讯“五网”设施提档升级。2018年,该区投入800多万元,建成了1000余亩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不仅能详实地记录传输温度、湿度、土壤的PH值等数据,而且还能进行智能化的灌溉、施肥等操作,让园区的农产品更有品质保障,

按照集聚建园、绿色兴园、融合强园、创新活园、联动治园“五园同建”的思路,昭化区始终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到2021年底,全区将基本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全域覆盖,乡村产业兴旺的核心载体得以全面夯实,为建成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累计建成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园区面积总规模达20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2万元。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