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天区:打造基层理论宣讲的“乌兰牧骑”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6-08 14:51: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张敏 记者李全民)“知客知客,走南闯北,红白喜事,张罗一切,出口成章,风趣幽默,既讲礼仪,又讲政策,人见人爱,乡村一绝。”长久以来,朝天知客,在广大群众心间有着极高的声誉。
如何发挥好朝天知客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德高望重的种种特性,打造一支深深扎根群众中间的基层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朝天区组建了覆盖全区12个乡镇、139个行政村(社区)的155人知客宣讲团,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方言方语”,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到田间地头、播洒到群众心田,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从“散兵游勇”到“精兵强将”
“精准扶贫见了效,穷人全部摘了帽;绿水青山变金山,处处都是艳阳天。”“乡村振兴新画卷,撸起袖子加油干;楼房修的新崭崭,屋前屋后赛花园。”……
今年52岁的刘钦林,来自两河口镇黄家村,是朝天知客宣讲团中的灵魂人物,无论是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类宣讲对他来说都是信手拈来,不但讲得准确、还生动有趣,深受群众欢迎,多次受邀到成都、陕西多地开展宣讲。
![]() |
知客大赛
成功个案的背后,是朝天区做实知客宣讲系统培训、建强朝天知客宣讲队伍的久久为功。
知客分散广、流动快,如何才能把这些“散兵游勇”整编起来,让他们拧成一股绳,成为基层理论宣讲的“精兵强将”?朝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章介绍:“我们通过全面摸排梳理汇总,建立起了知客人才库,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知客联盟,组建了知客协会;同时,出台《朝天区乡村知客管理办法》,建立动态化管理、常态化培训以及考核激励机制,全方位保障这支宣讲队伍招之能战、战之能胜,很好地胜任各种宣讲工作。”
“以前大家就像一盘散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主要就是帮主家招呼客人、处理杂务。”刘钦林指了指身上印有“朝天知客”四个大字的马甲说,“哪像现在,我们有了组织,定时接受培训,组团参加比赛、演出,什么时间段讲什么内容该怎么讲、都有明确的规划……在群众中间的影响力和声望与日俱增,成就感满满。”
“2020年以来,组织全区知客开展线下集中培训14次,微课堂培训80余场次。”以培训促专业发展,以赛事促人才成长。据了解,在以“赞脱贫·感党恩”为主题的全市首届乡村知客大赛中,120余名经过轮番培训的朝天知客以崭新的形象登上舞台,评选出区金、银、铜牌知客28名,并斩获全市决赛金牌2枚、银牌1枚。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接地气、贴民心,深受大家喜爱。”翻开朝天知客的宣讲教材之一——《知客说贤话》,清新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争当法律明白人》《天上不会掉馅饼》《传统美德不能丢》等20个篇章,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下农村实际,包罗万象、妙语连珠,故事精彩纷呈、说理入木三分。
如何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千万百姓家”,并转化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奋进力量?
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朝天区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广泛征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优秀家风家训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各类实用技术、民生知识、先进事迹等素材,根据宣讲内容和受众需求,精心烹饪了一批独具朝天风味“土教材”,《知客说贤话》仅是其中之一。
![]() |
接地气的知客宣讲,让群众喜笑颜开。
“广泛借助快板、山歌、故事等载体,运用顺口溜、龙门阵、三句半等‘土办法’,将党的理论政策转化为‘大白话’‘本地话’‘家常话’,融入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之中。”截至目前,
朝天区组织知客们群策群力,策划并创作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朝天知客宣讲资料》《朝天知客作品汇编》等优秀宣讲作品400余件,新媒体作品200余件,朝天知客说乡风文明系列抖音作品网络点击率超过3000万次。
同时,录制知客宣讲音、视频,通过村村响“知客上广播”、知客“流动小喇叭”、宣传车等“土”载体循环播放,并借助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用“土办法”和“新点子”构筑起全覆盖的基层理论宣讲体系。
“色香味”俱全的理论宣讲,让广大基层群众“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讲的顺口又押韵,好听又好记。”作为朝天知客的忠实粉丝,70多岁的临溪乡群众杨成于记下了很多经典段子,并经常讲给家人和周边乡亲听,起到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效应。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学党史,感党恩,乡亲朋友请听我讲一阵;中国梦,咋实现,党史学习是第一站;革命艰,生活难,无数英雄齐涌现……”近日,“朝天知客说党史巡回宣讲活动”走进麻柳乡,十余名朝天知客中的明星成员联袂登场,为当地群众送上一个个生动诙谐的宣讲节目,现场叫好声不绝于耳。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找到队伍后的朝天知客,不仅快速成长为基层理论宣讲的中流砥柱,还发挥着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基层治理的网格员、民间文化的传承人等多重重要作用。
![]() |
“朝天知客说党史巡回宣讲活动”现场
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155名朝天知客拿起话筒、拉上音箱、戴上口罩小红帽,走农忙的田野,进群众聚居的院落,到孩童玩耍的路边;用走心、暖心、入心的“土味”方言,把疫情防控知识传递到家家户户,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平安的守护者”。
入选腾讯“四川微政务”策划的专题《致敬!抗疫战争中默默付出的陌生人》的朝天镇明月村71岁知客马安福,每天忙着学习充电、忙着宣讲,行程排到了几个月之后。“争取活到老、学到老、讲到老。”在古稀之年实现了更高人生价值的他笑着说。
“粒米积成箩,滴水汇成河。”朝天知客的抱团发展,“闯”出了一条资源汇聚、优势叠加的高质量基层理论宣讲之路,他们充分利用红白喜事、群众坝坝会、农民夜校等平台,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及时精准滴灌到基层。
据统计,2020年以来,朝天知客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达2000余场、受众达8万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群众矛盾纠纷100余次;朝天知客宣讲志愿服务队被纳入四川省2020年度“互联网+学雷锋种子项目”,同时被表扬为全市2020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