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元利州:念好乡村“人才经” 走实振兴“发展路”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6-20 14:29: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李霞 白燕林 记者李全民) “我们的‘羊姑娘’生长周期长,经过自然晒干,肉质鲜嫩,香浓味美,口感特别好!”6月18日,走进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杨帆家庭农场,身着迷彩服的农场主杨帆正在给慕名前来的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
![]() |
这位整天穿梭于食用菌大棚间的“90”后小伙是一名退役军人,2017年以来,他通过发展木耳、香菇等产业,年收入达到100余万元,而他口中的“羊姑娘”则是他今年试种的羊肚菌。
“‘羊姑娘’很争气,别看只种了70多亩,目前产量已达3000多斤,销售额达100多万元,约摸到年底能突破400万元。”掰着指头算起收入账,越来越大的数字让杨帆乐开了花。
![]() |
杨帆的成功创业还得从6年前说起。2015年,白朝乡确立了“以生态康养为主,配套发展食用菌、林下种养、高山蔬菜、中药材、干果等产业”的思路,利用各级项目资金,在徐家村建起香菇、灵芝、木耳等基地,并大力实施“人才返乡计划”,通过“引”“扶”“聘”“招”“育”等措施,让人才引得回、留得住、起作用。
免费修建喷灌装置、派遣专家技术给予指导、减免2年土地流转租金……创业初期十分艰难,但因享受党的“一揽子”返乡创业政策,杨帆顺利渡过了难关,“党的政策好啊,关键时候扶了我一把!”杨帆动情地说。
“要想把优秀青年引回来、留得住,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白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周韬说,该乡大力完善了交通、水利、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在用地、技术、资金等方面制定了多达11条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
如今,杨帆家庭农场的食用菌种植技术逐渐成熟,木耳、香菇也通过了农产品有机认证,通过网络平台和亲友推广,受到全国各地线上线下客户的青睐。接下来,他的目标是将椴木木耳、香菇、羊肚菌 扩展至100亩以上,实现年总产值8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共同实现增收致富。
在返乡创业政策的支持鼓励下,像杨帆一样,一大批本地青年纷纷带着资金、技术回乡投资创业,带领村民搞产业、兴旅游,成为了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促进力量。
近年来,利州区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优势,将人才集聚、培养、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动能,让更多的乡村人才引得回、留得住,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截至去年年底,该区已回引企业家1955名、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6500余名,吸引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下乡创业市民10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