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天区:50万亩核桃喜获丰收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9-08 11:18: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刘旭 记者李全民)初秋时节,走进广元市朝天区,放眼望去,无论是在公路两侧,房前屋后,还是在崖前沟畔,山坡林间,满目皆是茂密的核桃林,枝头挂满饱含致富希望的核桃。在沙河镇罗圈岩村核桃丰产示范基地,村民们带上麻袋,推着小车,手挥竹竿采收核桃,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今年的核桃又丰收了。”9月7日,沙河镇罗圈岩村村民何应祥正忙着和家人采收核桃,他满脸喜悦的算了一笔账,“种植了200多棵核桃树,今年产量在3000斤左右,能收入3万多元,日子是越来越好啊。”
在罗圈岩村,像何应祥这样种植核桃的村民还有很多。“我们村今年核桃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达1437吨,综合产值2870余万元。”罗圈岩村党支部副书记侯明堂介绍,但在过去,核桃树品种老化,病虫害多,产量低,收益不佳,赚不了什么钱。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核桃树势旺不旺,水肥必须有保障;核桃产量高不高,树体管理要跟上。”朝天区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冯望说,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科学化、标准化管护尤为重要。除了加强科学管理,朝天区还在核桃产业基地配备了山地轨道运输车、植保无人机、智能终端监测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保障核桃产业增产增收。
让侯明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核桃树随时都有专家前来管护。“这些技术人员就像是核桃树的‘保姆’,从病虫害绿色防治到剪枝;从疏果到后期追肥;从早春防冻害到适时采收,几乎每一个重要环节,都有专家指导,确保核桃大丰收。”
科技支撑提“产能”。目前,朝天区与四川林科院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引进核桃专业技术人才4人,签约“周末工程师”5人,培育核桃“土专家”50余人、核桃技术能手300余人,基本解决了核桃病虫害、品质差等技术难题。
不仅如此,朝天区还加强了对核桃树的品种改良。今年,位于中子镇的秦巴山区核桃品种繁育中心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设有核桃杂交培育室、品种分析室、组织培养室、品种繁育监控室,从育种到生长过程都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为“朝天核桃”品种改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通过技术改良后,结出的核桃个大、壳薄、肉厚,而且种仁特别饱满,整仁率可达95%,深受市场青睐。”侯明堂笑着说,现在的新品种“蜀朝1号”“蜀朝2号”等核桃,市场价格一般都在每斤20元左右,有的核桃种植户一年收入就能达10万元左右。
近年来,朝天区始终坚持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生产,以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示范带动全区及周边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种植核桃50万亩,其中,标准化核桃基地达40万亩、76个,建成核桃良种基地1150亩。2021年,预计核桃产量达5.5万吨。
同时,该区还延伸链条增“产值”,依托棒仁、越龄等8家核桃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开发生产出烘焙桃仁、核桃油等核桃系列食品和核桃工艺品,建成年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的核桃精深加工中心和核桃初加工点86处,预计实现年加工产值4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