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利州

  • 利州区:专家人才“沉下去” 幸福指数“提起来”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9-23 11:36:17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 烨 记者李全民)“小朋友,疫苗就是从胳膊这个位置注射进去的,病毒凶巴巴,早防不怕它……”9月17日,在利州区河西街道荣邦幸福群心幼儿园里,“圆梦小康健康卫士服务队”的成员们正在开展“快乐伴你成长,健康我来守护”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扮演起了“医生”,聚精会神地给“病人”注射起了“新冠疫苗”。

“现在疫情还是凶哦!多亏了卫生专家及时讲解,孩子们掌握的防疫知识比我们这些家长还多哦!”家长李苹开心地说。

为切实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今年以来,利州区启动“英才五进”活动,明确产业“造血”、营商“活血”、园区“换血”、教育“输血”、医疗“补血”五大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到基层开展智力服务,实现让专家人才“多跑腿”,让人民群众“少跑路”。

行业联动聚才气

“乡村振兴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只有先到实地调查研究,大家集思广益,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在利州区委组织部会议室里,行业专家樊文强正在为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

为把工作建议转换成实际行动,进一步统筹用好人才资源,利州区深入乡村开展专项调研,收集发展理念、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等基层群众需求信息753条,制定完善《“英才服务团”下乡行动指南》。采取能力与业绩并重的方式,在农业、教育、卫生等8大行业遴选356名行业精英、115名硕博青年,组建文化名人、卫生名医、“周末工程师”等7支“英才下乡服务团”积极服务乡村。

“龙潭乡旅游资源丰富,应注重以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白朝乡已成功创建为灵芝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应注重带领当地村民发展有机食用菌;三堆镇应建立完善集体经济共建联营机制……”伴随着行业专家的密切联动,越来越多的“好点子”“好想法”“好建议”体现在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中。

下沉一线接地气

“专家你好,我想种植烟草,对环境土壤有哪些要求?”在“利州人才580”网站上,高级农技师董文银发现村民询问烟草的不在少数。为了让村民们得到满意的答复,董文银实地调查后回复到:“烤烟适宜呈弱酸性、肥力中等的砂壤土。由于当前烟叶控产,广元非优势烟叶产区,不建议你发展种植。”回复后没过多久,董文银收到了村民“好评”的评价。

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专家人才就帮助什么。为进一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利州区按照“用户点单、人才接单、在线评单”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在线”点单,选择相应人才和服务需求,人才接单后及时开展“线下”服务,服务结束后由用户对人才进行服务评价。

“在线下服务中,我们又细化智力帮扶、研讨交流、法律援助、名师下乡等17类服务任务,在基层一线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35场次,服务群众2.4万人次。”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安宗明说,通过“按需选派、组团选派、按需服务”的方式,分类建立专家“服务清单”和群众“需求清单”,实现了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战略性集聚,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更加便捷的智力服务。

引凤筑巢有生气

“曾经落后的乡村制约了大家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农村现在不比城市差。”广元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利州区白朝乡观音村党支部书记、行业名人王钦对农村发展充满信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利州区健全“乡村人才八条”激励措施,安排50万元作为活动专项资金,服务团全员享受“利州英才卡”优惠待遇,13人通过“绿色通道”解决配偶调动、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方面向服务团成员重点倾斜,56人入选市、区“两代表一委员”,48人晋升职级、提拔重用。

据了解,利州区还计划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生,3年内提供不少于60个岗位。鼓励优秀人才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的方式到乡村一线岗位服务,到2021年底,全区从返乡创业人才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比例不低于50%。通过一系列人才保障措施,人才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力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一池春水”。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