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昭化

  • 昭化区:蹲点督促解决重度肢体残疾人办证难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09-27 17:12: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姜德辉 记者 李全民) “股骨头坏死引发肢体偏瘫,属于二级肢体残疾。”9月18日,在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红寨村村民张芝凯家中,区人民医院医生在检查其妻子郑桂清的状况后,给出了鉴定结论。

      

鉴定医生为吴学英进行评残鉴定。 姜德辉 摄

2008年,郑桂清股骨头坏死,因家庭经济困难拖着未治,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儿子务工和低保等政策性补助。

当天,区残联会同鉴定医生来到12户重度肢体残疾人家中,上门为他们办理残疾证。得知办理残疾证后每月可享受50元的护理补贴后,郑桂清一个劲儿地道谢。

该区全面实行上门办理残疾证,还得从一次蹲点调研说起。

今年7月,昭化区纪委监委在清水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蹲点调研,龙凤村群众王明学向监督组反映了残疾人“办证难”“办证贵”的问题。

原来,王明学的妻子周兴翠由于中风,已经卧床两年不起,可王明学却迟迟没办证:“到区上办证,跑来跑去的麻烦不说,还要包车,来回一趟要几百元,还真舍不得。”

按照残疾证办理流程,申请人需要带齐相关证明到区政务服务中心残联窗口填写申请,并到指定医院进行鉴定,鉴定后还需要将残疾评定表交往残联窗口审核,最后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领取残疾证。这也导致申请人面临着在区政务中心与区人民医院,甚至市里的鉴定医院之间来回跑的情况。可像周兴翠一样卧床不起、无法行走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的所需所盼问题。蹲点调研组及时将残疾人“办证难”“办证贵”等问题反馈给区残联,并督促尽快解决。

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该区结合纪律作风整顿,开展了“上门办证、服务到家”活动,对12个镇卧床不起、出行不便疑似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底数进行摸排,了解办证需求,并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协调评残鉴定医院,成立上门办证工作小组。残疾证办理后,由镇残联工作人员统一领取并送证上门,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真正实现了从“一次跑”到“为你跑”的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已为160名重度残疾人上门服务办理了残疾证,给134名残疾群众赠送了轮椅、护理床、助听器、防褥疮坐垫等辅具,为残疾困难群众节约了一大笔开支。此外,区残联发放重度残疾人困难救助资金、三四级精神智力困难残疾人托养补贴、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补贴35万余元,阻击困难残疾群众返贫风险。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