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百年党史弘扬革命精神 重走红色路线汲取奋进力量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10-18 21:14: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赵雪竹 鄢怀林 记者李全民)10月11日至15日,朝天区202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远赴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党史党性教育。全体学员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沿着红军长征之路,用脚步去丈量那段红色的岁月。
行程1600余公里 一次跨越千里的铸魂之旅
“我宣誓:学习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踏着红军足迹……”10月11日下午,在全体学员们庄严的入学誓言声中,此次雅安党史党性教育之行正式拉开帷幕。
强渡大渡河、跷碛藏族乡军民一家亲、翻越夹金山……沿途通过一处处革命旧址、一个个感人故事、一件件红色文物,生动再现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情景,让全体学员在一次次红色体验中弘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参观完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学员徐敏激动地说,“仿佛回到了1935年5月25日那一天,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勇士们强渡大渡河的英勇和无畏,向先烈们致敬。”
在雅安市石棉县川矿记忆陈列馆,学员们了解了四川石棉矿的发展史和新中国工业白手起家、艰难发展的历史,感受到川矿人“不怕牺牲、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的川矿精神。
途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翻越夹金山体验教学。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继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之后,挺过宝兴,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海拔3300多米、夹金山最为艰险的五道拐,教官一声令下,全体学员成一路纵队,徒步向海拔落差400米、直线距离近2公里的山坡行进。出发不一会儿,由于高海拔、低气温,不少学员出现了缺氧、头痛、头晕等症状,学员任丽萍因低血糖一度难以前行,“想着以前红军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都能征服这座大雪山,我有什么理由不克服困难继续前行呢!”最终,全体学员克服了身体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终点胜利会师。
沿着红军长征在雅安的足迹,5天时间,学员们共计行程1600余公里,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洗礼,一路追寻、一路缅怀、一路感慨,给人以深刻教育!
14次专题教学 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10月13日,在雅安市宝兴县穆坪镇红军广场,全体学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右手握拳,庄严宣誓。
一周来,在川矿记忆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灵关镇陈云出川史实纪念馆......通过专家授课、音像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学员们先后开展了14次专题教学。
西南石油大学李学林教授主讲的《红军长征在四川》,是学员们到达雅安后上的第一堂课,李学林教授从“四川为什么会成为红军长征的重要地域、红军长征在四川的经过、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红军长征在四川的重要启示”四个方面,让全体学员了解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背景、革命历程和英雄故事,进行了一场伟大长征精神的思想洗礼。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集中观看了视频《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冰锋》,讲述了红军战士以惊人的毅力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饥饿、伤痛等种种艰难困苦,摆脱了尾追之敌,消灭了阻拦之兵,翻越了雪山草地,最终到达陕北根据地,实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学员们纷纷表示,重新认识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不断深化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激发了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筑牢了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
“长征途中,为什么要选择陈云出川,远赴莫斯科汇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呢?”在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一堂《陈云出川》的微党课,大家听得格外认真。
学员李才平感慨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戒骄戒躁,把这次学习成果吸收好、转化好、运用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尽管硝烟早已消散,但伟大的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通过一堂堂红色阵地上的专题教学,把大家带回到了波澜壮阔、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让大家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了那段革命历史,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为乘势而进、接续奋斗,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繁荣和谐现代化新朝天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