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苍溪县:坚决“零容忍” 确保“零增长”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10-22 18:06: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邓志勇 程洪平 记者李全民)开展“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清理整治以来,苍溪县自然资源局立足“守护耕地” 职能定位,突出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双统筹,以精准有力的坚定决心,“零容忍”的主体责任,确保“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清理整治不走过场。截至目前,苍溪县在清理整治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共163宗,恢复耕作土地面积316.19亩。
今年3月初,苍溪县召开各乡镇领导参加的全县专题会议部署清理整改工作,传达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干部作风纪律整顿工作,要求以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做到应排尽排、应报尽报。并强调对于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整治、严厉打击、严肃问责。
今年8月初,东溪镇小龙村的义务监测员吴正山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该村四组有村民杨某某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立即向东溪国土所报告。土地监察执法人员立即赶去对违法建筑物予以拆除,并进行清理整治,责令限期恢复耕地原貌后,再另行选址建房。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召集当地群众现场说法,通过警示教育和宣传《土地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规定,以及快查快处的执法机制,对违法占用耕地者起到强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耕地保护工作态势。
群众举报是苍溪县获得违法占用耕地的信息来源其中方式之一。
“网格化巡查、卫片图斑监测、群众举报等方式,都是获得违法占用耕地的信息来源。”在苍溪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向波看来,不断拓宽违法问题线索的发现渠道,才能使每一起新增违法占地行为“早发现”。
为加强巡查执法,苍溪县健全和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络化监管,对全县耕地进行无死角网格化巡查,将执法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对于顶风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苍溪县采取雷霆手段,第一时间予以制止查处,将违法占用耕地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违法行为发现的时效性、精确性。
为搞好这次专项清理整治,苍溪印发《苍溪县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行动方案》和《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任务分工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实行“责任捆绑”制度,紧盯专项清理整治。通过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增强各参与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9月3日,龙山镇自然资源管理所所长尹恒在例行巡查中,发现该镇翔凤村村民唐某某将挖掘机开到田间,正在违法开挖平整土地260亩建房。尹恒用图斑对比,查出该土地属基本农田,立即进行了制止和教育,并责令恢复了原貌。
在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清理整改中,苍溪县各相关单位和各乡镇参与配合,领导包片负责,并以细化责任、监督抽查、约谈提醒等措施,积极组织开展全链条摸底排查,做到应排尽排、应报尽报。国土管理员对排查的情况再次对辖区进行巡查复核。同时,还将卫片图斑监测到的问题和排查出的问题,现场核实对比取证,对违法占用耕地进行查处整改,并将信息上报县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对每一宗违法用地建立问题台账。在此基础上,县土地执法监察大队还随时对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抽查,使每个排查人员对管辖区的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查处,推动问题按标准和时限整改到位。通过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将发现制止、查处拆除、监督反馈等环节的监管分别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牢牢压实了耕地保护的属地监管责任。
截至目前,在对全县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清理整改中,清理出违法占用耕地的采砂料场32家,已取缔拆除19家,恢复耕地269.14亩;石材加工作坊29家,已取缔拆除8家,恢复耕地,4.05亩;混凝土揽拌场93家,己处罚30家,取缔拆除9家;违法建房9宗,已拆除整改,恢复耕地3.1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