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码“全国模范司法所”的“朝天密码”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11-11 18:47: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鄢怀林 记者李全民)基层司法所,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法律援助……都是联通行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朝天区司法局朝天司法所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在促进一方和谐的道路上留下了很多闪光的足迹。
![]() |
近日,司法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的决定》,朝天区司法局朝天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 |
作为朝天区唯一一个获得该项“国字号”荣誉的司法所,朝天司法所的模范性和先进性体现在哪里?近日,记者走进朝天司法所解密。
规范立所
打造基层司法铁军
朝天司法所成立于1989年,下辖3个社区,23个行政村。现有办公用房150余平方米,工作人员仅有4名,其中政法专编2名,地方行政编1名,司法行政辅助人员1名。
“我们跟普通的司法所一样,人很少,但工作量大。”朝天司法所所长胡勇说,工作要抓好,基础须牢靠。他所说的基础牢靠,集中体现在“规范”二字上。
在“规范立所”上,朝天司法所做了很多努力。严格落实司法所重点权力运行风险“联防联控”清单和责任清单制,构建起所长全面负责、相关人员各司其职的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司法所工作制度,制定了司法所队伍管理、装备管理、档案管理等7本台账;严格业务管理,建立“5+X”(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刑事执行+专项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严格内部考评,建立了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业务评价等制度。
“规范”还体现在学习上,该所与朝天区司法局、朝天镇党委和所内工作人员分别签订守纪律讲规矩承诺书,每月开展1次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廉政教育,永葆政治忠诚。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学习型司法所,打造了一支基层司法行政铁军。
创新思路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基层司法所的具体工作琐碎而繁复,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朝天司法所,能做到法律服务全覆盖,是花足了心思、下足了功夫的。
朝天司法所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首要的职责任务,充分总结前任所长王仲林个人调解室的工作经验,结合“枫桥经验”在全区的具体实践,形成摸、询、诊、调、访的“仲林五步调解法”(摸:摸排纠纷线索 ,提前介入;询:询问纷争诉求 ,理清思路;诊:诊断根源焦点 ,精准发力;调:善用方法技巧 ,对症施治;访:回访宣传教育,维护和谐。)并全面推广。
不仅如此,该所还将法律服务工作站建成“一所六站点”,以窗口形式全方位开展基层司法行政业务;聘请9名律师和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司法所人员、村(社区)法律顾问全部入驻26个村(社区)的群众微信群,从而建立集合推送普法信息、解答法治咨询、收集法律服务意见反馈为一体的网络平台。
此外,该所还配置了触摸一体机1台,提供了人民调解、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基层法律服务等业务办理功能,实现了法律服务便捷化和智能化。
2019年以来,该所共摸排纠纷线索661件,预防纠纷194 件,调处各类民间矛盾纠纷656件,调解成功642件,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尽责帮教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辖区共有在册刑满释放人员75人,其中重点帮教对象8人,一般帮教对象67人。2021年新接收11人,其中重点帮教对象2人,一般帮教对象9人。”胡勇说,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此,该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积极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尽可能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完善镇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和释放人员亲属组成“五帮一”帮教小组,采取定人员、定对象、定任务、定措施的“四定”责任制;主动与各村(社区)及网格员开展排查走访活动,对辖区内的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全面排查走访,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开展释放人员就业培训,社会救助政策指引,促进其就业……
该所认真研究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规律,从贯彻国家安全观的高度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对矫正对象实行“柔性”管理、法德兼育,刑释人员帮扶目标定为吃得饱、穿得暖、住得下、不歧视,加快推进信息化监管和帮教,严格履行刑事执行职能。以农村籍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为重点,把涉黑涉恶线索摸排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严防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被黑恶势力拉拢引诱,最大限度地净化乡村安全稳定环境,增强基层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