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苍溪

  • 苍溪县云峰镇:多措并举 点亮青盐幸福生活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1-11-26 16:12: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解明龙 记者李全民)苍溪县云峰镇青盐村,相传清朝末年村内发现两口盐井,出盐均呈青色,由此而得名。该村发展红心猕猴桃400余亩,“施家梨”2100余亩,培育家庭农场11个,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被评为“广元市乡村治理示范村”。 

“大党建+小网格”  组织领导硬起来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苍溪县云峰镇党委深度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探索构建村党支部引领下共治模式。

新一轮基层换届选举,青盐村实行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使基层党组织领导得到强化,同时着力优化班子成员结构,平均年龄45岁、大专以上学历3人。制定《村级组织运行规则》,实行村“大党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提高党组织公信度和公信力。今年以来,青盐村开展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12次,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 28人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3名、转预备党员 1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基础上解决重点难题问题17件,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村“两委”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青盐村坚持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引领通,建立乡村治理小网格,实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户长包人”的四级乡村治理体系,搭建协商议事、“圆桌”会商、微信互动等平台,鼓励村民充分表达意愿诉求,加强群众自治管理组织建设,成立了青盐村新乡贤联谊会、红白理事会等,构建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格局。建立小微权力监督制度,明确村“两委”权力清单事项35项、责任清单事项48项,即时公开村级财务、党务和政务信息,定期开展村级民主咨询会,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大园区+小庭园”  群众钱袋鼓起来

青盐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推行“大园区+小庭园”发展模式,变地理劣势为资源优势,有效促进村民产业脱贫、产业共富。青盐村自古有种植雪梨的历史,有着“世界雪梨发祥地”美誉,青盐村深挖产业历史优势,广泛开展“树青盐标杆、做奔康先锋”活动和“三带工程”。培育产业发展示范户,依托国际农发项目,形成抓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成功打造青盐雪梨产业带,全村60%的土地规划发展雪梨,建成苍溪雪梨产业园2000佘亩,2020年末,实现主导产业产值1637万元。

该村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坡台地、边角地、自留地,建成猕猴桃产业庭园183个、苍溪雪梨产业庭园321个,兴办休闲农庄6家,其中带动贫困户建成产业庭园83个,2020年产业农户人均增收46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并成立红心猕猴桃、雪梨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推行品种统改、技术统训、农资统供、品牌统创、产品统销、分户生产“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实现对产业农户生产经营全程服务,2020年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100元。

“大产业+小村落”  村居环境美起来

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提升八个一+三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产村一体融合发展。青盐村推进一户一口化粪池,一户一个种养园,构建畜-沼-果“三位一体”生态链,建成优质粮油和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特色产业园4000亩,年出栏生猪9000头、小家禽1.6万只。

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三大革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立村级综合环境管理队伍,定时清运农村生活垃圾,通过实施“三改”和 “四清”,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村内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乱堆乱放杂物、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等现象。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通过秸秆还田、腐熟堆肥等方式,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

突出“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川北民居特色,实施“六子工程”(座白色工字脊戴帽子,白墙红门窗粉面子,窗台以下瓦灰色围裙子,褐色线条勾勒山墙拴带子,水泥硬化平坝子,栽花种树绿院子),塑造统一风貌700余户,美化院落134户,安装路灯320盏,文化活动广场2处,“人在景中,景在画中”成为青盐村生态庭园的时尚写真。每到阳春三月,游人如织,或慢走赏花、或静坐养生,流连忘返,不亦乐乎。

“大文化+小民约”  乡村风气好起来

党支部把传统庭院文化作为淳化村风、教化民风、纯化家风的法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耕读、扫庭厨”等优秀传统文化“种”在庭园,培育出乡土文化人才9人。以“村民道德积分制”管理为重要抓手,定期评选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妯娌”“好儿媳”“好邻居”等系列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营造了“典型就在身边、好人从未走远”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以“约”束人。组织传唱村规民约“三字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变大操大办、重殓厚葬、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陈规陋习,2018、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苍溪县“六无平安村”称号,无黑恶势力、制毒贩毒吸毒、封建迷信活动和不良社会风气,无重大无刑事案件、越级上访和非法宗教活动,全村治安良好、村风和谐、治理有序。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