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苍溪县:用好红色“刀儿客”接出振兴向阳枝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1-29 10:38:3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李航 母显锋 记者 李全民)隆冬时节,苍溪县龙山镇却是一片热腾腾的忙碌景象。分苗、点数、算账、发钱,“刀儿客”邓国超忙得不亦乐乎。一百多万现金,被摞成小小的一座山。一上午功夫,邓国超就发出去了一多半。
每年的一月初,都是国超苗木专合社的社员交苗分红的时候。“今年的效益不错,猕猴桃苗我就卖了2万株,收入5万多元”,分水村村民张大贵喜滋滋的数着钱,脸上挂满了笑。
苍溪地处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南麓,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猕猴桃40万亩、雪梨20余万亩、特色中药材20余万亩。围绕着近百万亩特色产业和以此形成的巨大苗木市场,在苍溪活跃着一大批为农户提供苗木嫁接、果树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的队伍。他们每人配备有专门用于果树嫁接、修形、剪枝的小刀儿,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刀儿客”。邓国超就是其中的一名代表。
小小刀儿,助推产业发展。近年来,苍溪县围绕“刀儿客”队伍建设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坚持强化党建引领,让“刀儿客”因时而变、与产共兴,接出了乡村振兴的“向阳枝”。
农民出身,“老田坎”变身“土专家”
上世纪90年代初,苍溪在全国率先提出“六个一+三配套”户办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头脑灵活的邓国超盯准时机,发挥自己会果树栽培、苗木嫁接的技术,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十几人的队伍,专门为群众上门开展嫁接苗木、果树管理,成为了第一批职业“刀儿客”。在他们的助推下,苍溪30多个乡镇700多个村,群众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小果园,形成了“花果+文化+经济”的小庭园,既美化了环境,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那时候,我每天要跑四五个地方,嫁接树苗就能赚百多块钱,收入很不错”邓国超回忆说。
新产业呼唤新服务。“刀儿客”基本上是农民出身,下地修枝是一把好手。随着时代的变化,面对农业规模化、体系化、精密化的发展趋势,“刀儿客”也面临着升级转型的问题。
这些年来,苍溪县开展“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实施到发达地区“开眼”、振兴学院“锻材”、田间地头“淬火”三大工程,从产加销全程提升“刀儿客”服务产业链条的能力,让“刀儿客”从“老田坎”变成“土专家”。
同时,与“刀儿客”签订协议,聘请1000多名职业“刀儿客”对全县猕猴桃、雪梨、中药材等规模农业园区、已脱贫户产业园进行定期管护,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
“上周,我一个电话,他们就过来帮我把猕猴桃园的冬季管护问题给解决了,真是太方便了!”说起“刀儿客”的服务好处,龙王镇歇台村村民王大云举双手为他们点赞。
“经他们管护的产业园效益提升明显,全县签订管护协议的132个园区,预计每年能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苍溪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使命加身,“中间商”成为“带货人”
“这种苗的特点是个头大、味道甜、抗病强,种苗直接从我村苗圃发货,保证成活率,还可以提供全程技术服务”。90后“刀儿客”陈松拎着一根健硕的李子苗,在直播间里推介村里的种苗。
从前,“刀儿客”凭借着灵活头脑和对市场的敏锐感知,通过倒腾货源,赚取差价,是跑两边、赚两头的“中间商”。而现在,“刀儿客”们摇身一变,成为了苗农的“带货人”。
在苍溪,像陈松这样有文化、懂技术、观念新的“刀二代”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归家乡,接下父辈的事业,成为一名“刀儿客”。这两年,仅在“一亩田”电商平台,他就实现销售额200余万元,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帮村里的乡亲进行销出的。
新农民带来新气象。近年来,苍溪开展“经济活农”行动,成立县级农业经纪人协会,带动建起31个乡镇协会,吸纳“刀儿客”1000余人入会。同时,通过党委政府搭台、行业部门指导、建章立制自管,实现了产业服务向链上汇合、品质把控向标准聚合、产品销售向品牌整合,有效地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共有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6个,绿色有机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达10万亩。
借助“刀儿客”的渠道优势和信息优势,苍溪的苗木产业已在云南、贵州、浙江等30多个省市和韩国等1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稳定的供销网络,仅龙山镇每年销售各类苗木就达4亿株、药材3000吨,销售收入2.5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苗木药材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红衣上身,“先富者”引领“共富路”
削头、割皮、接芽、塑包……十多名“红马甲”排成一排,一把把小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亩地的苗木嫁接工作就完成了。在支部书记邓国超的指挥下,龙山镇国超苗木专合社党支部正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集体经济园开展义务管护。
“我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希望自己日子好了以后,还能带着老乡们过上红火的日子”。邓国超这样说。
这些年,党支部先后捐赠60万用于公益事业,捐赠总价值80万元的2万余株经济苗木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在该支部的带动下,合作社推行给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生产标准,提供平价生产资料,提供股份二次返利;以保护价+市场价+奖励分红,回收社员的合格产品的“三提供一统一”模式,带动培育了10多个苗木药材种植专业村,2021年苗木销售突破3亿株,产值达2亿多元,人均收入达4500元。邓国超本人也被表彰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新时代召唤新使命。苍溪县强化党建引领,选好振兴带头人,让“刀儿客”红衣上身,搭建致富增收的平台,“先富者”引领了“共富路”。
“党支部建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上,与基层一线共呼吸、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依托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开展扶危济困、助力集体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龙山镇党委书记陶书华表示。
“我们将充分发挥‘红色刀儿客’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党支部建到刀儿客队伍上,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刀儿客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组织强、产业兴、生活旺”。苍溪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