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元利州:“三本台账” 助力化解信访“疑难杂症”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4-14 19:28: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蒲文靖 记者 李全民)“老人家,别着急,您喝口水慢慢说,还有哪些诉求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近日,宝轮镇纪委来了一位“二次访客”,镇纪委干部韩志不敢马虎,在耐心询问详情后将问题录入到治重化积台账中。
事情源于去年9月的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人正是此时坐在镇纪委信访室的曹某甲。他称2021年西成高铁建设时,因工程需要,施工队租用了清江村40多亩土地用于摆放机械和堆砌材料,并向村委会支付了一笔土地租金,但清江村8组组长曹某乙却擅自更改土地权属记录,多填了自己的土地面积。
初次收到信访举报后,宝轮镇纪委就对此事进行了初核调查,通过现场勘查取证、组织群众座谈、找村干部核实,对照村委会提供的发放名册和丈量花名册,查出其确实存在更改记录、套取资金的行为。为此,宝轮镇纪委给予曹某乙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其退还多领的资金。
本以为事情已告一段落,却因信访人曹某的二次来访发生了转变。
“这个问题你们没完全查清楚!土地亩数我是知道的,名册上记录的不对,你们纪委要为民做主,这件事反正查不彻底我就一直上访。”曹某气势汹汹的说道,显然对第一次调查结果不甚满意。
案子结了,但事却未了。为何曹某甲仍忿忿不平,宝轮镇纪委书记左一民认为,这件事可能还有没查清楚的地方。
为此,镇纪委调整调查方案,由镇纪委副书记唐熠林牵头,协调3名邻村的“四职合一”监督员对此信访件进行交叉核查,通过反复座谈村民、电话函询被反映人、前后比对数据资料,核查组发现该案确实存疑。多次谈话中发现被反映人言语前后有错漏且神情慌张,对于数据记录漏洞解释模糊,镇纪委干部多番施压攻心,最终又拿到了一份最原始的土地丈量花名册。
原来8组组长曹某乙将原始名册篡改,向镇纪委提供了不实材料。为进一步查清事实,还清平村群众一个公道,宝轮镇纪委启动信访应急工作机制,运用“312”信访工作法,依托“三本台账”精准研判信访数据,发现曹某乙初次提交的资金领取记录远远小于自己实际领取的资金。目前,宝轮镇纪委已对曹某乙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据悉,为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喊响“有不满,找纪检”,利州区纪委监委运用初信初访台账、治重化积台账、不满意台账这“三本台账”,针对群众“需求侧”变化,改进“供给侧”服务,引导群众做到“五个知晓”,持续用力化解信访难题。
“‘三本台账’是我们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扎实推进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区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肖欣说道。
对于首次信访的线索问题,该区建立初信初访台账,加大初核力度,核实清楚结果让信访人满意,力争做到初次受理、一次办结,息诉罢访。对于重复访、多次访和久拖不决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建立治重化积台账,采取包案化解、更换办案人员、实行交叉核查等方式,全面防范重复访、越级访问题发生。对于二次化解群众仍然不满意的信访件,建立不满意台账,采取异地交叉、调查专人组建专班,同时邀请信访举报人所在单位有威信力的群众代表或举报人参与核查,召开群众大会并公布核查结果,真实做到案结事了。
“第三本台账的设立其实是为了更好的鞭策纪检干部,在信访工作中找到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提高办案能力,不断督促纪检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践行以为民办实事的思想,以高质量的信访办理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区纪委监委收到信访件242起,运用“三本台账”化解群众信访问题231个,以第一、二种形态处理320人,立案调查189人,以扎实的信访实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