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昭化区:“到镇入村”助力“乡案区审”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4-20 09:18: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张候川 丁伟 记者 李全民)“你们打开了我的心结,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一定改正错误,请组织放心……”昭化区红岩镇长梁村干部肖某某如是说。
3月中旬,肖某某因违规落实低保政策的问题受到党纪立案,案件移交审理后。4月14日,广元市昭化区纪委监委乡镇案件集中审理组工作人员在红岩镇长梁村村委会办公室与肖某某进行了审理谈话。
今年以来,昭化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乡案区审”新模式,实行“2+N”模式,选派2名审理专职人员,建立乡镇案件集中审理组,选取15名熟悉审理业务和新进年轻纪检干部建立协审人才库,对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移送审理的一般性案件进行集中专审,分类细化操作程序,绘制案件审理流程图,有效解决了专人不专、后备力量不足、定性量纪不一、审理质效不高等问题。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该区纪委监委发现乡镇涉案人员多为镇村组干部或普通党员,偏远乡镇涉案人员到审理组接受审理谈话往返时间较长,谈话很不方便。
“从镇上到区上来回要2个多小时,村上到区上就更远了,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往返也耽误农业生产。”红岩镇纪委书记如是说。
了解到该情况后,该区纪委监委结合实际,采取“宜镇则镇,宜村则村”的审理谈话方式,在保障案件质量、人员安全的同时将审理关口前移到镇村两级,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审查调查对象往返区上存在的交通不便、交通费用高等问题。
“我们的审理干部‘到镇入村’,打通‘乡案区审’最后一米,让被谈话人少跑路,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真正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该区纪委监委分管领导介绍道。
据悉,该区纪委监委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提升”,对“乡案区审”过程中发现的档案管理不规范、受处分干部思想负担重等问题,采取“乡档区管”、延伸“双审双理”链条等举措让“乡案区审”模式日臻完善,使“乡案区审”工作有章可循、有档可查,帮助受处分人员重整行装再出发。
截至目前,乡镇案件集中审理组共受理案件17件,审结15件,从审结案件质量评查来看,质量较过去有大幅提升,案件审理时限从原来的平均18天缩短到现在的8天,切实提高了乡镇案件审理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