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川县乔庄镇: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5-05 18:41: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龚仲飞 记者 李全民)近日,在外打工的大沟村村民刘晓虎给家人打来电话,因子女随迁在外地读书,现急需办理学生困难证明。其父母年老体弱,在家急得直跺脚。村便民服务室代办员黄荣成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忙并把办好的证明寄给了远在陕西的刘晓虎手中。这,只是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推进便民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乡镇撤并后,如何更好地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即通过完善便民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办事服务质效。”据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坚持便民原则,规范设置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室25个。结合群众办事习惯,整合场地、调配人员,恢复撤并乡、村便民服务网点7个。合理划分现有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功能分区,根据业务需求配备办公设备,统一设置窗口标识,摆放评价装置。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等候座椅、自助服务终端、饮水机、急救箱、无线WIFI及办事所需的文具等便民设施。
走进乔庄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内整洁、明亮。大厅内整齐摆放着服务指南、服务事项宣传册等,四面墙壁上悬挂着工作流程图和日常制度,“便民、利民、规范、高效”的服务标语让人倍感亲切。该镇结合实际,将农业、畜牧、卫健、民政、残联、社保、就业、医保、退役军人、林业、自然资源、农民工服务等便民事项,以及水、电、气、通信、快递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集中受理,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根据实际,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9个综合窗口,各便民服务站(室)设置2至3个综合窗口,推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服务模式,推动服务管理智能化,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同时,根据政策调整,以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调整事项清单,确保为群众提供周到、暖心便民服务。
据介绍,该镇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迫究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双岗制(AB岗)、去向留言制、信息公开制、代办服务制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不断规范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室窗口行为,树好便民为民形象。完善便民服务窗口管理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与日记月评、年度考核等挂钩,做到奖惩分明。同时,定期对便民服务窗口人员进行政策法规、“放管服”改革要求、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礼仪等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创新便民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等服务,改进便民亲民服务方式,引导群众使用自助终端、移动端,不断拓展丰富群众办事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