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天区:探索建立“333”模式 搭建东西部人才交流平台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8-31 12:43: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刘旭 侯正才 李全民)自与杭州市滨江区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广元市朝天区抓住机遇,坚持把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作为汇智聚力的重要举措,探索建立“333”模式,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人才交流合作,为朝天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建立“三大制度”,促进干部人才综合提能
8月26日,新一批滨江区11名援派朝天区专业技术人才抵达朝天。11名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安排在朝天中学、之江中学、朝天一小、朝天区妇幼保健院、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挂职。
借“智”滨江,助力发展。朝天区建立了人才共享、人才共育、跟岗学习“三大制度”,促进干部人才综合提能。
在人才共享方面,朝天区与滨江区互派党政干部3人,互派专业技术人才29人,共享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娄火明等13名专家教授。签订协作、交流框架协议,落实援助帮扶、实施人才交流。
在人才共育方面,投入培训经费520万元用于干部人才培养,先后举办教育、卫生、驻村帮扶力量等培训班20余期,培训干部人才3000余人次,培养卫技人员和管理人员200余名,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300余人。
在跟岗学习方面,将滨江互联网小镇、未来社区—缤纷社区等10余个教学点作为考察基地,将西兴街道、长河街道、浦沿街道以及滨江区委宣传部等6个党政部门作为跟岗实践基地,陆续跟岗学习53人,提拔重用20余人。
创新“三大模式”,促进教育资源交流共享
跨山越水,朝天、滨江两地在教育资源交流共享方面,积极创新云端交流、订单合作、结对认亲“三大模式”,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开拓视野。
“这堂课太有意思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8月30日,朝天区之江中学、朝天一小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市滨河小学师生同上“互联网+青春健康教育”课,让朝天区的学生感慨颇深。
为了开辟教学交流“新途径”,朝天区积极创新云端交流模式,与滨江区构建跨区域“四同”教学模式,即:同步德育、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活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同时,创新订单合作模式,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加强职业教育合作。结合滨江企业用工需求,在朝天职中开展点对点、订单式技能培训,积极推荐朝天籍学生到杭州企业见习培训,培训合格后按照订单立即实现就业。
积极创新结对认亲模式,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将滨江教师与朝天新教师结对,帮带18名新教师快速成长,先后开展公开展示课20余堂,并成立“滨江·朝天”星火名师工作室。
实施“三大行动”,促进公共卫生提质增效
“杭州来的专家给我查了血压,还给我送了治疗高血压的药!”近日,朝天区携手滨江区医疗专家团队走进水磨沟镇开展“感党恩·走基层,滨江—朝天心连心”系列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促进公共卫生提质增效,朝天区积极实施学科规范建设行动,先后制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和薪酬绩效制度,指导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中医疼痛科,现已治疗疼痛患者上千例,治愈率达60%,有效率100%,初步形成疼痛科诊治团队模式。
实施区域医疗结对行动,与滨江区社发局签订卫生健康合作协议,加强在完善防控救治体系、医院结对、科研领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建设等方面合作力度,2所医院与滨江区医疗机构持续深化结对关系,开展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次。
实施专家义诊下乡行动,启动“滨江之光”白内障救治项目和开展义诊活动,划拨义诊活动专项资金10万余元,白内障患者救治项目专项资金30万元,累计开展义诊活动7场,义诊1000余人次,免费为35名白内障患者提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