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广元新闻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郁华冰:法官不是官,尽力当好“解民困、纾民忧”的群众工作者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9-02 19:03: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李全民)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一级法官郁华冰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她既是全省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也是广元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

郁华冰担任法官17年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诉讼中急难愁盼问题,办结案件2600余件,“零”差错、无投诉,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释放正能量的百合花”。

心系群众,谱写司法为民和谐音

“民事案件看似鸡毛蒜皮,对当事人来说却是比‘天’还大的事。作为一名法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尺,解民困、纾民忧,这样,司法就会更有力量、更有温度。”工作中,郁华冰一再告诫自己,用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良心守住做法官的底线。

2017年,李红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王海被判赔67万元。王海是一家民营企业员工,妻子失业,孩子年幼,生活捉襟见肘。王海支付了6万元赔偿金后,实在无力赔付。面对两个困难家庭,郁华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必须做工作!”一有闲暇,郁华冰就同王海联系,耐心做王海的教育工作。之后,郁华冰又多次买上礼品、带上王海一家人一起去看望昏迷中的李红和家人。看着因自己不慎撞成重伤不能动弹的受害人、因治病而家徒四壁的家庭,王海愧疚万分:“郁法官,你办事公道,为人热心,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把赔偿款补齐……从今往后,这里也是我的家”。

在郁华冰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分期赔付协议。每个季度末,诚信的王海都会按约送去赔偿款,逢年过节、周末还带上家人到李家探望李红。在大家精心照料下,李红逐渐恢复了知觉。“也难为小王一家了,前阵子我儿结婚,他还来我家吃喜酒,不是冤家不碰头,能有今天‘冤家’变‘亲戚’这事,还多亏了郁法官啊!”李红父亲说。

为了案结事好,像这样不厌其烦来回奔走、反复做工作,已是郁华冰的家常便饭。“民事审判法官审理的案件看似‘鸡毛蒜皮’,可对每一个当事人来说,都是比‘天’还大的事,法官要用心去疏导、用情去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解开他们的心结,”郁华冰常告诫自己和庭里的同事:“把‘仇人’变‘亲人’该是民事法官必须学会的一门‘手艺’。”

“手艺是什么?”答案是心存大爱,用公心审案、用爱心待人、用真心消弭每一起矛盾。郁华冰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零懈怠,让司法始终充满阳光与温情,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胜败皆服。

郁华冰总是耐心倾听、善于共情、乐于“啰嗦”,探索总结出“判前疏导”“案中调解”“判后劝勉”“案后回访”四位一体工作方法,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案件当事人输的心服口服、赢得堂堂正正。

公正司法,传递司法公信接力棒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裁判是引领社会风气、社会价值的重要风向标,”郁华冰深知,审判权是一种责任,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唯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广元城区张氏一大家20多人,为了两处房产十几年来父母怄气,兄弟反目。最后,一家人打起了官司。案子受理后,郁华冰发现案件的焦点在于双方之间的账目不清,都认为在建房时自己的贡献最大,导致彼此间理直气壮、互不相让。郁华冰决定帮助他们理清账目,但由于时间跨度大、账目笔数多,还要安抚当事人随时失控的情绪,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整整12个小时,终于将200多笔“糊涂账”一一理清,几弟兄对各自当初的冲动充满了内疚和歉意。案件得到调解,双方尽释前嫌,亲情得以延续。

“账不明,就会理不顺,理不顺就会气不顺,矛盾还会延续。看似功夫外的算账,却是理清事明气散、修复感情危机一个最好的契机。”郁华冰说。

法官办案,难免不遇到说情者,如何面对说情者,郁华冰自有她的四步工作法:法大于情、依法办案--疏之导之、以理化情--宣传法律、以法解情--逆用说情,将负能量变为正能量。

2021年6月,郁华冰办理一起二审交通事故案,由于双方当事人身份特殊说情不断,为了让说情人的思维回到案件处理的正确轨道上来,郁华冰召集说情人召开“案件通报会”。展示双方递交的证据、对证据进行分析、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案件可能的处理结果。在郁华冰耐心疏导下,说情人认识到了错误,均表示回去反向作当事人的工作。

郁华冰常告诫自己:“法官不是官,就是一名群众工作者。”案件办理中,尽可能地到当地去开庭,并邀请基层干部、当地有威望的长者、退休干部联合做当事人的释法析理、答疑解惑工作;案件审结后,针对不同情况不厌其烦地做好当事人案后回访、判后答疑、服判息诉工作。

她怀着慎之又慎的态度、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许多探索: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后,她“舍易就难”,专攻繁案;加强对人民法庭的业务指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主动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深化诉源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弭在基层,为法治广元建设贡献了薪火之力。

忠诚担当,传播法治阳光追梦人

“法官不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还是法治正能量的传播者,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设者。”郁华冰认为,“法治”两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水”,意味着良法善治的终点是滋养、荡涤人心。

“法官不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还是法治正能量的传播者,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设者”,郁华冰说。

广元法院“郭兴利工作队”组建于2020年11月,作为副队长,一年多的时间里,郁华冰统筹全市法院工作队员开展巡回审判710余场,诉前排解矛盾纠纷600余件,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稳控在当地;交流调解工作经验,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年轻干警“传帮带”,传承优良作风,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郁华冰带领“蜀道行·民法典宣讲团”的团员们定期拟定老百姓喜闻乐听的宣讲题目和案例,到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120余场次,促进了老百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养成,为辖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讲好法治故事,让法治好声音温润党群血肉关系,郁华冰精心选题,反复打磨稿件,录制的13期“法官解案”系列节目,播出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荣获央视“最受观众喜爱节目二等奖”。

2021年3月到今年2月,郁华冰在最高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挂职锻炼期间,虚心求教、积极作为、勇于担当,被点名参与办理重大专案,被第五巡回法庭授予“突出贡献奖”。

2022年9月1日,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的郁华冰回到广元工作岗位上,她说:“法官不是官,是 ‘解民困、纾民忧’维护公平正义的‘裁判员’。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没想到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和责任,我将继续努力,竭尽所能地让更多当事人得到公平正义。”

她怀着慎之又慎的态度、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许多探索: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后,她“舍易就难”,专攻繁案;加强对人民法庭的业务指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主动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深化诉源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弭在基层,为法治广元建设贡献了薪火之力。

忠诚担当,传播法治阳光追梦人

“法官不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还是法治正能量的传播者,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设者。”郁华冰认为,“法治”两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水”,意味着良法善治的终点是滋养、荡涤人心。

“法官不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还是法治正能量的传播者,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设者”,郁华冰说。

广元法院“郭兴利工作队”组建于2020年11月,作为副队长,一年多的时间里,郁华冰统筹全市法院工作队员开展巡回审判710余场,诉前排解矛盾纠纷600余件,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稳控在当地;交流调解工作经验,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年轻干警“传帮带”,传承优良作风,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郁华冰带领“蜀道行·民法典宣讲团”的团员们定期拟定老百姓喜闻乐听的宣讲题目和案例,到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120余场次,促进了老百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养成,为辖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讲好法治故事,让法治好声音温润党群血肉关系,郁华冰精心选题,反复打磨稿件,录制的13期“法官解案”系列节目,播出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荣获央视“最受观众喜爱节目二等奖”。

2021年3月到今年2月,郁华冰在最高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挂职锻炼期间,虚心求教、积极作为、勇于担当,被点名参与办理重大专案,被第五巡回法庭授予“突出贡献奖”。

2022年9月1日,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的郁华冰回到广元工作岗位上,她说:“法官不是官,是一名群众工作者,是 ‘解民困、纾民忧’维护公平正义的‘裁判员’。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没想到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和责任,我将继续努力,竭尽所能地让更多当事人得到公平正义。”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