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朱映江 李益焕 李全民)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广元市昭化区,当地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抢收抢种增产、技术培训提质等举措,积极推广间作套种模式,着力提高晚秋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
划线、打窝、移栽……10月17日,在昭化区射箭镇优质粮油作物复合种植示范园,放眼望去,当地的老乡们正在加快进行小麦与青菜间作套种。
“我们这片土地有150余亩,目前已经种了90多亩的青菜和小麦,我们计划将在20号之前,把剩下的土地全部种上青菜和小麦。”说话间,昭化区射箭镇龙江村村民刘孝周又新栽植了10多窝青菜。
今年,射箭镇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小麦与青菜间作套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实现一地双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镇采取小麦与宽梆青菜间作套种的模式,一是保证小麦的产量,二是多种一季蔬菜,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季节。”昭化区射箭镇农业站站长徐桂琼表示,通过示范片种植的带动,让当地群众参与到间作套种模式中,增加产量和效益。
为全力打好小春播栽硬仗,昭化区还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农技人员及种植大户观摩晚秋生产现场,并针对在以往种植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重点难题进行了经验分享,确保让种植户熟练掌握栽培、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技术要领。
“目前我镇已完成小春农作物的种子、农膜、化肥等物资的储备,能全面保障生产所需。为让小春作物种得下去、产得出来,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我们将按照农时,安排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党委副书记李文军表示。
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基本盘”,今年,广元市昭化区以“王家贡米”产业示范带建设、“天府菜油”行动和大豆扩种为抓手,着力扩面积、调结构、强科技、优服务、提质效,全年粮油总播面近60万亩。接下来,昭化区将在分类抓好晚秋作物田管、加快推进小春粮油栽播的同时,通过农技人员专班分村包片,大力推广新技术、优良品种等,让农业科技为晚秋生产保驾护航。